《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
国家的外交理念明确了本国在国际社会的身份定位和价值定位,是国家制定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灵魂,是外交实践的指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强调过“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体系的革命者”的身份定位。下列外交政策和实践不符合这一身份定位的是
A.“一边倒” | B.抗美援朝 |
C.参加日内瓦会议 | D.不结盟政策 |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毛泽东重点强调实行“一边倒”的方针是( )
A.中国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 | B.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
C.在美苏冷战背景下的明智选择 | D.有利于保障新中国国防安全 |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新中国落实
A.捍卫和平与主权的“一边倒”外交方针 |
B.“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计 |
“大量的苏联小说、歌曲、电影涌入中国,唱苏联歌曲、读苏联小说、看苏联电影成为当时国人的时尚。苏联文化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几乎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十月革命后中国人向苏俄学习的热情高涨
②受当时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
③体现了苏联模式对当时中国的深刻影响
④受当时美苏冷战形势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五十年代一位政治家在一次会议后说:“会议的结果是对印度支那、东南亚和全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贡献,这些结果令人信服她证实了国际上的一切分歧是可以通过和平协商得到解决的。”这次会议
A.中国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指导 |
B.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重大转交 |
C.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
D.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 | 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 B. | 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
C. | 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 D. | 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
《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不结盟运动 | D.“上海五国机制” |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0年1月2日,一名塔斯社记者问毛将在苏联逗留多久,毛回答道,‘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毛泽东访问苏联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
A.学习苏联模式以建设社会主义 | B.同苏联达成共识以共同抗美援朝 |
C.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 | D.争取苏联的承认以实现中苏建交 |
1952年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做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一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
C.出席万隆会议时 |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
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里的“同”不包括
A.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同 | B.大多国家遭受过殖民侵略 |
C.面临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 | D.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
1948年到1949年初,中共中央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方针,将承认问题由新政权的单向“被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毛泽东把它概括为
A.“求同存异” | B.“一边倒” |
C.“另起炉灶”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