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开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

A.经济特区 B.“九二共识”
C.特别行政区 D.澳门回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1年,毛泽东在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谈话时提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中国,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实际上反映出当时中央政府(  )

A.提出 “一国两制”方针 B.尊重台湾当时的状况
C.主张海峡两岸地位平等 D.承认台湾是独立国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成立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反映出台湾当局

A.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响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雄风乍展阴霾扫,喜电欣传瘴雾收。闻道香江回祖国,合携瓶钵作春游。百年奇耻今朝雪,十亿神州气象新。”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一诗词主题的是

A.开国大典 B.“文革”结束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如下: 
①中美建交       ②粉碎“四人帮”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香港回归。
以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对此分析最恰当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 力大大增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B.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

A.使“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宪法保证
B.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决定实行何种制度
C.特别行政区不必遵循国家宪法,可以单独制定法律
D.特别行政区能够行使独立主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正确的理解是(  )

A.澳门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方针的首次成功运用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D.“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D.“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的共识,是两岸关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下面对“共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
C.两岸实行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发展了《告台湾同胞书》 B.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立场 D.标志“一国两制”方针正式形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