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百官公卿传》记载某一官职,“……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该官职应当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曾说:“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下列哪项制度符合他的这种思想

A.三省六部制 B.世官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参知政事宜于宰相分日之印,押正(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材料直接反映了

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 权力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军机处设置,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的是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名日本人在福州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2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B.辛亥革命不彻底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D.促进了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形成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西安事变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主义性质的兵变
②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③其和平解决与中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④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8年在抗日名将抗李宗仁的指挥下,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主力两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在研究“淞沪会战”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国民党老兵的描述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淞沪会战”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 D.战役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举制度使政权的大门向民间开放……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这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反革命了。”材料的主要观点是,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

A.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B.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C.政府吸纳聪明才智人士 D.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抗战 爆发到1938年10月前,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会战,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抗战的正确认识是:
①奋力抗战保住了西部国土 
②推动了敌后战场的开辟
③打破了日本“三月亡华”的部署,迟滞了日军的侵略进程 
④片面抗战导致丧师失地、一溃千里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有:
①立法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样。图样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民族平等原则      ④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以来,新中国宪法经历了多次修改,包括1975年、1978年、1982年的三次全面修改,1979年、1980年对1978年宪法的部分修改,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1982年宪法的部分修改。这说明我国的宪法:
①不能照抄西方,应从国情出发            ②不断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③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④正在逐步完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状告村长,但最后当村长被警车带走时,秋菊拖着沉重的身躯追赶警车,她艰难地爬上一土岗,望着绝尘而去的警车,一脸茫然,喃喃自语道:“我只想讨个说法,咋把人抓走呢?”下列表述是某班学生的观后感,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能体现人民的愿望
③它反映了我国落后地区农民的传统意识与现代化法制观念之间的冲突
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明节明明去扫墓,他看到曾祖父墓碑上写着“卒于民国五年”,其曾祖父应死于公元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 力大大增强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12 分)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材料三: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不甘的不仅仅是台湾民众,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
材料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3)材料三中条约内容出自 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简述其恶劣影响。
(4)材料四中歌曲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面对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万众一心、切实行动,建立起的战线名称是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看图回答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所示文件制定的背景是什么?它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6分)
(2)图二是1954年我国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它体现了哪些原则?它颁布的意义?(8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政治上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                    ——摘编自《资政新篇》
请回答:
(1)材料中这两个文献都出自近代中国哪一次运动。
(2)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描述的理想社会目标是什么?能否实现?
(3)《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4)从时代的要求来看,《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哪一个更符合时代潮流?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第2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5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16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19条 参议院之职权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十二、参议院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得以总员四分三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请回答:
(1)本材料出自哪一法令,该法令颁布的目的何在?
(2)根据所示材料指出,该法令的颁布体现哪些重要原则?
(3)这一法令的颁布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闽清高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