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有时会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叫“卫红”、“卫东”,以此类推,与“超英”这个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新中国成立 | B.抗美援朝 | C.“大跃进” | D.香港回归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目录摘编。
第三节中共政权的演变
一、中共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民国55~65年+
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摸索
四、创造两岸双蠃,华人屹立世界
1.两岸关系的发展A.军事冲突时期(38——67年)
B.冷战对峙时期(68——75年)
C.交流对谈时期(76年迄今)
2.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外因素
A.国际因素
B.中共对台政策
C.台湾内部因素
3.两岸交流的现况
4.当前的两岸问题 焦点:统独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010年,社会公平和谐成为两会的热点词。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句话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追求公平公正、致力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切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中国人民在50年中实现了人权发展的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尽管在维护和促进人权的过程中遇到过曲折,但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基本事实是: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一个积弱积贫、备受屈辱的旧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12.5亿中国人民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丰衣足食、文明健康的美好生活,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
——《中国人权发展50年》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说明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在维护和促进人权过程中的曲折与发展。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20世纪的中国“革命成了为善动力,革命成了作恶外衣”。下列言论中体现“作恶外衣”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 B.“造反有理,革命无罪” |
C.“打倒列强,除军阀” | D.“民智未开,即以革命开之”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
B.体现了少年们的反抗精神 |
C.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
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
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下列口号对应的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 )
A.“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国民大革命时期 |
B.“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时期 |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解放战争时期 |
D.“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时期 |
1968年《红旗》杂志第四期社论说:“迷信选举,这也是一种保守思想”,革命委员会“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群众的行动产生的”,它“比以前单纯用选举产生的更合于无产阶级民主,更合于民主集中制,更能深刻得多地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这个社论
A.赞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性 |
B.推崇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广泛代表性 |
C.破坏法制建设的成果,实质上是民主的倒退 |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飞跃 |
1949年6月,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当时报头由民盟副主席兼任社长的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图1);后来,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行楷(图2);1967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图3)。《光明日报》报头的替换体现了
A.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
B.新闻报刊的发展与繁荣 |
C.“双百”方针受到破坏及其恢复 |
D.“左”倾错误对报刊的影响 |
下图是新中国某个历史时期的宣传画,其下列的标语与图片内容匹配的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B.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C.紧跟领袖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
D.人民公社无限好,万里江山一日新! |
“文革”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全国无政府状态 |
B.各级党组织受到冲击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
D.“左”倾错误的干扰 |
“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
A.学风淡化 |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
C.价值观扭曲 | D.科学发展滞后 |
(24分) 宪法(constitution)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在一定年限内服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众议员人数以每3万人选出1人为限,但每州至少应有众议员1人。……合众国参议院由每州州议会选出2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任期6年,每名参议员有1票表决权。
1820年第19条修正案: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参众两院的议员的选举办法主要平衡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序: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百度·百科:部分学者认为,由于美国各州的人口差异很大,而各州在地位上保持平等,因此美国宪法规定的修正程序导致少数人可以否决大多数人的决定.在极端的情况下,仅仅拥有美国4%人口的州可以否决90%以上的美国人的议案,但反对派认为这种极端情况并不会出现。但是,根据宪法规定,任何对于宪法修正程序的修改都需要通过新的修正案,这将会导致出现与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的情况。
曹华、胡风云《浅说1787年美国宪法的诞生》:美国宪法历时200多年而依然鲜活如初、充满活力。要知道,这200多年,美国国内面貌、社会结构、人口构成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如此巨大的转变,又老又旧的美国宪法居然能够基本上在维持原貌的框架内,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从容应对,游刃有余,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政治史上一个奇迹。必须承认,美国的宪法及不断发展完善的宪政实乃美国一切发展的基础,而且,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贡献给现代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创新。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论证“1787年美国宪法是原则和妥协的产物,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典范性”的观点。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建国60年来的中国民主法治经历了奠基期(1949年10月—1957年6月)、挫折期(1957年6月—1966年5月)、灾荒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重构期(1976年10月—1997年10月)、成熟期(1997年10月—今)五个阶段,改变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专制制度,建立起了体现现代文明的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3)结合史实,说明第一和第五阶段的依据,总结新中国民主法治的经验。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D.“历史就是今昔无休止的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