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题材的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几部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渡江战役》 ②《平型关大捷》 ③《淮海战役》 ④《长征》
A.①③②④ | B.④②①③ |
C.④②③① | D.④①②③ |
下图是1949年1月10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新四军的敌后抗战 | B.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
C.百团大战的辉煌战果 | D.三大战役的重大进展 |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后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中共“七大”召开 | 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C.北平新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 D.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
明清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过程中,基督教传教士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1601年获明神宗恩准在北京传教,1610年逝世。葬礼由徐光启主持,一位太监问内阁首辅叶文忠:“自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叶答:“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姑无论其它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
——叶行军《党校内的宗教墓碑》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1870年,英国人李提摩太来华传教,遇到华北饥荒,投入到赈济灾荒的慈善活动中。1891年,李提摩太投入到广学会的工作中,通过办《万国公报》和出版书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机构。……他发现了变法维新的严重问题,告诫康、梁等维新人士注意变法的节奏。
——文风《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
材料三: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他认为大学的核心就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他对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者,登门拜访,高薪聘用,如陈寅恪、谢冰心、钱玄同等。1949年8月,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被迫回到美国。1955年他写下遗嘱,希望死后将他的骨灰送回中国。1960年,《别了,司徒雷登》被选入《毛泽东选集》,注释中说他“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的内战”。
——据秦海《一个完整的司徒雷登》整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来华文化交流的背景?据材料一指出利玛窦获得“赐葬”的原因。徐光启把利玛窦介绍的西方科技思想和方法写进了他的哪部著作?
(2)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二中19世纪60、70年代大批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的原因?与利玛窦相比,李提摩太在华传教的策略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司徒雷登创办的燕京大学有何特色?1949年司徒雷登被迫离开中国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62年司徒雷登逝世后遗愿无法实现的原因。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高级将领分别被授予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者共1232人。在这些将官的省籍分布中,居前的三个省份共有761人之多。这三个省份应当是
A.江西、湖北、湖南 | B.安徽、河南、江苏 |
C.广东、福建、广心 | D.山东、陕西、山西 |
蒋介石日记:“正午约毛泽东谈话半小时,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要求编其28师之兵数。”这则日记可能写于
A.国民革命时期 | B.西安事变时期 |
C.重庆谈判时期 | D.北平和谈时期 |
毛泽东的诗词,形象地再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画面。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③“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③①②④ | D.④②①③ |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中说:“一致认为应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并先采必要之步骤,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这表明( )
A.国共两党坚守和平建国方针 |
B.政治民主化是和平建国的必由途径 |
C.国民政府成功主持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
D.该协定被蒋介石集团在军事部署完成后破坏 |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 )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 B.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
C.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 D.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
抗战胜利后,重庆政协制定的宪法提到:“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于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这体现的原则是( )
A.民主共和、地方自治、党政分离 | B.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党政军分离 |
C.人人平等、分权制衡、党政分离 | D.人人平等、地方自治、党政军分离 |
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此处强调的是( )
A.土地私有的必要性 | B.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
C.内战胜利的可能性 | 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
C.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 | B.北平的和平解放 |
C.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 D.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 |
1948年10月15日,据《西京日报》报道:“长春正如浪花冲击之孤岛,坚守屹立。自5月24日残共与蒙古、朝鲜,联合武力在长春周围加强围攻,机场失守,飞机不能降落,市内米价遂告上升。”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的战役是
A.孟良崮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辽沈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