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西周时期,诸侯国掌握的人口称作“公民”,卿大夫控制的人口称作“私人”。春秋时期起,各诸侯国纷纷将居民纳入国家控制之下,消除“公民”与“私人”的分别。到战国中期,诸侯国的民众陆续变为统一的编户民。由此产生的影响有
①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  ②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地位  ③消灭了卿大夫阶层  ④强化了诸侯国君的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白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B.体现专制独尊权力
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D.震慑割据篡权企图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中国的地方官职机构名称各有出处。宋代以中央朝臣充任各府长官,称作“权知某府事”,即暂时代理该府政事,简称知府。金代“以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即行省。二者体现的相似政治理念是

A.王权专制 B.中央集权
C.权力制衡 D.地方分权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读书人渐渐从自己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责任……在私生活方面,亦表现出严肃的制节谨度。”(钱穆《国史大纲》)这一现象出现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未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罗马法规定:“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这体现了罗马法

A.奉行疑罪从无原则 B.容易拟害原告利益
C.有很强的证据意识 D.司法制度有待完善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有人认为,这段史料不能用来证明小农经济解体,主要依据是

A.“近日洋布大行” B.“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C.“吾村专以纺织为业” D.“近闻已无纱可纺”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同根植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的。”这是对哪一运动的评价?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2月14日,17省代表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参议院在致袁的电报中说:“查世界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现。”这表明

A.袁世凯上台在程序上合法 B.革命党人让出胜利果实
C.袁世凯衷心拥护民主共和 D.参议院为袁世凯所控制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高级将领分别被授予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者共1232人。在这些将官的省籍分布中,居前的三个省份共有761人之多。这三个省份应当是

A.江西、湖北、湖南 B.安徽、河南、江苏
C.广东、福建、广心 D.山东、陕西、山西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1月,河南信阳农民张志良出示一张战争年代的借条(下图),借条中右边有“争取和平,建立自由民主富强统一的新中国”字样,落款为“新四军第五师野战军政治部军令部江克成”。判断借条,你认为最有可能的结论是

A.其中信息有矛盾之处,真伪存疑
B.应该出现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应当发生在抗战胜利后一段时间内
D.从字样看,发生在三大战役胜利后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西方思想家写道:“我们的时代在特殊的程度上就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受到批判。宗教想通过他的圣洁,立法想通过它的最高权威,企图避免受到批判。但是这样来,它们只是唤起正当的怀疑,不可能要求得到真诚的尊重。”其中“我们的时代”是指

A.古希腊文明时代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这里的“政治结构”是指

A.责任内阁制确立并完善 B.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
C.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两党轮流执掌政权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华盛顿说:“我的看法——各州必须选出众望所归的代表参加大陆会议,并赋予该机构绝对权力”,否则“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多头怪物,一个异质体”。这表明他坚持怎样的原则?

A.分权制衡 B.人民主权
C.邦联主义 D.联邦至上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2年,马克思提出:“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国家

A.工人阶级力量强大 B.无产阶级政党成熟
C.代议制政治比较完善 D.工业革命进展迅猛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英、法、美、中四国180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判断②代表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中国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践踏农田,用来讽刺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政策。这说明

A.内战后南北矛盾没有彻底消除 B.政策导致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
C.农业调整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D.部分人不理解新政的指导思想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判断该条文出自

A.1942年反法西斯联盟宣言 B.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1955年《华沙条约》 D.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7年7月30日,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出现在工人体育场的看台上,观看一场足球比赛。日本共同社报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这反映了国人怎样的愿望

A.结束动乱局面 B.恢复国民经济
C.实现拨乱反正 D.推进改革开放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一时期,中国形成了被称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外交政策,即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首先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8年11月,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契约中表示“坐牢杀头也甘心”;1979年,邓小平听取设立特区的汇报时指示“杀出一条血路来”。二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冷战环境影响了改革进程 B.旧的观念和体制阻碍改革
C.社会上改革的动机不强烈 D.经济基础薄弱制约着改革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6年8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引发全国关注。当时外电报道:“中国沈阳,一项重大的实验:中国东北的沈阳城发生了‘地震’,‘超过八级的改革地震’。”破产事件为什么引起如此反响?

A.暴露了“大锅饭”体制的弊端 B.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序幕
C.打破了“姓社姓资”式的桎梏 D.冲击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反映了双方的分歧(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二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导致分歧的原因有

①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                ②对计划内容的理解不全面
③两大阵营对峙的环境                ④东西欧国家发展需求不同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而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尚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其殃咎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
——摘自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其着眼点有什么不同?(6分)
材料三    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推动人类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其中,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不过,《西厢记》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认为“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
——摘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与中国明清之际文艺思潮之比较》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西厢记》等书的遭遇有哪些社会原因?(6分)
(3)康德认为,既要保障个人自由,又要规避无限制的个人自由。评述启蒙思想家在这两方面的思想贡献及其历史意义。  (8分)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阅读材料,联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2~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概况简表

——据(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说明英国使团马戛尔尼来华的主要目的。  (6分)
(2)最终马戛尔尼无功而返。结合材料分析这一结果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二   建国后,(大陆)推行“史学革命”,强调中西文化交汇点之通商口岸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并以此“激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20世纪80年代后,大陆地区之通商口岸研究从批评到重新评价,重新审视其历史地位,承认在传播西方文明与先进技术方面仍有一定作用,并把通商口岸的“现代化”和“城市化”作为主要研究课题,等等。
——摘编自周子峰(《二十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3)依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近代通商口岸研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4)在评价近代中国类似历史问题时,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4分)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只有在霸权统治下的国际体系才是稳定的,否则就会出现战争或混乱。他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试依据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和发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论断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来源: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