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 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来说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开始。
材料二 这是时间意义上的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 永远的历史警示(见图一)
材料四 定格的历史一页(见图二)
        
请回答:
(1)  按材料序号分别写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名称。
(2)  结合材料三,指出是什么使日本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简述材料一、二、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今南京城内),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 上海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在租界之内,大多数做生意的是中国人,纳税的是中国人,劳动的也是中国人,试问中国有没有人在上海工部局里头能够有大发言权呢?中国人能不能够在上海工部局里头议订法律来管理上海呢?我们在上海是主人,他们由外国来的都是客人,他们居然反客为主……
材料四 近代上海人是在民族主义背景下,“被污蔑的口岸华人”,尽管租界的统治者是外国人,但租界人口的绝大多数始终是华人,日常事务的实际管理大半还是抓在中国人手中,上海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城市。中国人在上海已自成社会,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现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有力的上海文化。
回答:
1.    材料一中“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3.    材料三、四对上海租界的看法存在着哪些差异?站在中国近代化的视野你如何理解近代上海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历史图片所体现的最恰当主题是

A.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B.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D.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在1958年为纪念建国十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要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挑选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面五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 图一、二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
(2) 图二、五这二幅图所反映出的两支军队的最终建国理想分别是什么?
(3) 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有何影响?
(4)根据图四、五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分别是谁?
(5)图五反映的史实是什么?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显示的中国革命圣地与选项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井冈山           ②遵义会议会址        ③延安            ④西柏坡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的解决了党内问题
D.④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丰子恺认为“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须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右图是丰子恺先生用毛笔勾勒出的一幅水墨简笔画,创作于1945年,该图的题字是“炮弹做花瓶,人世无战争”。对此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一幅诙谐而又意境深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
②作者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
③反映了人民铸剑为犁、重建家园的愿望
④表现了内战爆发后作者对和平的渴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革命正是Ell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请回答:
(1)近代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两次大规模的斗争?(4分)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2)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找到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4分) 抗战时期中共始终坚持了什么抗战路线?(3分) 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在华北地区取得了什么战役的胜利?(3分)
(3)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哪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6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有何伟大意义? (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问题:

时间
事件名称
影响
备注(知识拓展)
1939
禁烟运动
(虎门销烟)
表明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毒品危害:
1919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宣扬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把握时代命运的奋斗精神
1937---1945
抗日战争
是中国人民100多年反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
日寇罪行:
1949
解放战争
(渡江战役)
 

胜利启示:党的领导,人民支持是胜利的保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在其《革命的中国:延安道路》一书中指出:“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一观点是极有见地的。下列各项中,与陕西密切相关并对中华文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①孔子曾长期在此周游列国,宣传儒家学说
②秦以此为核心区域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
③唐都长安曾是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心
④它是“红色中国”的孕育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1928秋)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1949年4月)
请回答: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前一事件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什么?
(4)材料四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问题:
(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2)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什么显著的差异?(3分)新课标主要运用了文明史观之史学范式,上述两则材料又运用何种不同的史学范式,试指出来其中一种。
(3)国共前两次合作破裂,分别带来什么严重后果?(2分)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口号是“为达到一定目的、实现某项任务而提出的、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练明确”的语句,能够振奋精神,激发斗志,下列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②兵民是胜利之本
③打倒孔家店
④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⑤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①⑤② C.③②①⑤④ D.③①④②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
(2)诗词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词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西藏和平解放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