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黑龙江]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搜集到以下几类资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史学家的研究论文
C.秦简的记载 D.民间的传说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汉书•主父偃传》中的这一记载可以反映出汉初

A.发展社会经济的尝试 B.缓和阶级矛盾的举措
C.解决王国问题的努力 D.解除边疆危机的设想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现象发生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①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6年5月清政府派载泽等人出洋考察。他们在其《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由此可见,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罗马法

A.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B.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
C.其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

A.制定宪法,扩大各州的权力 B.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实行专制统治 D.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独创女科,才女傅善祥凭着学识、智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后来她受东王胁迫,选择从一而终,死心塌地地做了东王妃。”这段文字说明了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③人们的民主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④ 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指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能保障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有  
①西方式的政治体制脱离中国国情
②中国国民的素质与共和制度要求相差太远
③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破坏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的明显弱点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关键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导致1917年11月7日俄国革命时“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的原因有
①《四月提纲》指出了斗争的方向和策略,影响较大
②临时政府未能满足人民对和平和面包的渴望 
③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④布尔什维克党日渐成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A.1840年~1842年间 B.1927年~1936年间
C.1937年~1945年间 D.1946年~1949年间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中说:“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文中所说的“教训”主要是

A.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关键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是在

A.1997年党的十五大 B.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C.2002年党的十六大 D.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中国质量报》刊登了就安徽阜阳劣质奶粉造成婴幼儿死亡问题,死亡婴幼儿的父母将当地质量监督局、工商部门告上法庭,经人民法院判决,这些家长胜诉。这些父母行为的法律依据是
①《刑事诉讼法》 ②《民事诉讼法》 ③《行政诉讼法》 ④《行政复议法》

A.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③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表明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上任伊始,开始她的亚洲之行,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27年前《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表明

A.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结成联合反苏统一战线 C.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专家认为2008年的国际格局是“群龙无首”,这一评价反映的实质是

A.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B.“一超多强”局面终结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有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之。”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民主价值观
B.北约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轰炸南联盟
C.多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与打击海盗
D.杜鲁门提出抵抗“极权主义”,援助“自由国家”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1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以下是新中国民主制度示意图:

请回答:

A.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遗赠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了哪些民主运作方式?
B.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英、美、德三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
C.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秦朝、元朝是如何针对现实环境的变化设置相关制度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
D.材料四的示意图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民主制度,请根据图中的序号写出合适的政治制度内容。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1928秋)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1949年4月)
请回答: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前一事件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什么?
(4)材料四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黑龙江龙东地区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联合体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