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A.士族垄断仕途 | B.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
C.选官方式多样 | D.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 |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害,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 D.派遣文官做知州 |
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 )
A.秦朝 | B.汉初 | C.宋代 | D.民国 |
人才的选拔与官吏的任命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历史上选官和用官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下列选官和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科举制 ②察举制 ③九品中正制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①③② | D.②③① |
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便,皆须执论。比来唯觉阿旨顺情,唯唯相尚,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A.匡正皇帝的过失 | 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 |
C.替皇帝草拟政令 | 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 |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政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
A.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
B.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D.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
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大夫④三司使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帝师”管理( )
A.佛教与西藏军政事务 | B.全国政令发布中枢机关 |
C.少数民族与宗教事务 | D.地方一级最高行政机构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
司礼监、会馆、铜活字、“三言”“二拍” |
② |
政事堂、内作使绫匠、《金刚经》、高转筒车 |
③ |
中朝、素纱褝衣、水排、太学 |
④ |
三司使、《武经总要》、四书集注、交子 |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③
下图分别是三个不同朝代的“地方管理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它们反映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唐代、元朝 | B.唐朝、宋朝、元朝 |
C.汉初 、宋代 、元朝 | D.秦朝、唐朝、元朝 |
比较下面两幅图,提取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①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②隋朝大运河推动传统经济格局的改变
③汉代的“州”集中在黄河下游地区
④唐代的“道”更注重于山川地理形势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之法最终被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所替代。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官僚政治替代贵族政治 | B.小农经济的重大突破 |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 D.儒学思想开始成为选拔标准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A.②③④① | B.②④③① | C.③②①④ | D.④②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