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八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 | B.扩大统治基础 |
C.君主控制用人权 | D.实现选贤任能 |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开始,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
A.废分封置郡县 | B.实行科举制 |
C.确立三省六部制度 | D.没置中书门下机构 |
中国古代自实行科举考试以来,共有17人“连中三元”,其中宋朝占了6人,这里的“连中三元”所参加的考试依次是指
A.院试、乡试、会试 | B.乡试、会试、殿试 |
C.会试、院试、殿试 | D.殿试、会试、院试 |
元朝的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表明元朝的行省( )
①仅是地方行政机构,只有行政权②是中央派驻地方,管理地方的机构,具有多种权力
③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种形式 ④行省权力很大,代表中央行使权力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这段话意在宣扬( )
A.科举制度 | B.文官制度 | C.行省制度 | D.内阁制度 |
元和年间(806年-820年)给事中(官职名)认为皇帝关于减少内外官俸钱的诏令不妥而封还诏书,最终给事中的意见被皇帝采纳。这表明( )
A.给事中为中书省属官,有起草诏令的权力 |
B.给事中为尚书省属官,负责执行皇帝诏令 |
C.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具有封驳审议的权力 |
D.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具有行政决策权 |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所说的“中间路线”是指 ( )
A.郡国并行制度 | B.中朝制度 | C.刺史制度 | D.察举制度 |
“尚书六官,各有所职,倘无折中,则恐互相推避,……故总摄以宰相。宰相亦虑有未周,见有所偏,乃先之以中舍之杂判……又继之以给事之驳正。”材料描述的是
A.三公九卿制 | B.内外朝制 | C.三省六部制 | D.内阁制 |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
A.丞相 | B.郡守 | C.州牧 | D.刺史 |
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着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表现的是 ( )
A.跻身仕途的平民取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
B.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 |
C.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 |
D.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 |
“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甘肃固原东南)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这是指与北宋并立的哪一个政权
A.辽 | B.西夏 | C.金 | D.大理 |
北宋初年和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分别是
A.中书省、中书省 | B.中书门下、中书省 |
C.尚书省、中书省 | D.门下省、中书省 |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士人和小吏要在仕途上求发展,多以孝廉为阶梯。学者指出,此时孝廉以家资丰厚,累世仕宦,研读经书,晓习律令,且通过地方吏职历练的,占大多数;来自贫寒之家,但才德兼备的,则很少,这一时期最可能是( )
A.东汉 | B.东晋 | C.北周 | D.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