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 D.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人之得以其姓名与于中正之品藻者鲜也,非名誉弗闻也,非华族弗与延誉也。故晋、宋以后,虽有英才勤劳于国,而非华族之有名誉者,谓之寒人,不得与于荐绅之选。”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 )
A.将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 |
B.实现了“公天爵于天下,而奖斯人以同善之道” |
C.是两汉察举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
D.在民间普及了孝的观念,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
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扩大行省权力 | B.强化君主专制 |
C.提高行政效率 | D.加强地方监察 |
中国古代统治者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作为意识形态,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这种“指令性管理”是指(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中央集权制 | D.三省六部制 |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评价某制度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他评价的是 ( )
A.察举制 | B.三省六部制 | C.郡县制 | D.科举制 |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让观众领略了“秦皇汉武”的风采。银幕艺术往往真实与虚构并存。下列电视剧情节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①《隋唐英雄传》唐的地方为节度使管辖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汉武大帝》中的侍中、尚书令与三公九卿分割相权,实行推恩令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 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
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指
A.分科考试 | B.以文治国 | C.学而优则仕 | D.公平竞争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汉、唐、宋、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
司礼监、会馆、铜活字、“三言”“二拍” |
② |
政事堂、内作使绫匠、《金刚经》、筒车 |
③ |
中朝、素纱褝衣、水排、太学 |
④ |
三司使、《武经总要》、四书集注、交子 |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下列是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
两宋 |
明清 |
比例 |
51%以上的进士 |
43%的进士 |
任官前出身 |
平民 |
贫寒家庭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
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后,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 B.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 |
C.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 | D.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 |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