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 |
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 |
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
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
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展开了一系列令美国人不满的活动:命令舰队拒绝参加北约的军事演习、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等。这说明法国政府
A.意图确立法国的领导地位 | 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C.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 D.脱离了资本主义阵营 |
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法国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法德合作;积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1964年,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年3月,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这集中说明法国( )
A.努力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
B.挑战美国霸权,谋求大国地位 |
C.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 |
D.成为国际政治力量中重要一极 |
下图是美国《纽约时报》公布“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比例变化情况。其变化的原因是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 B.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结束 |
C.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 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致使地方主义发展 |
B.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 |
C.冷战时期已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
D.美苏两极格局被多极化格局所取代 |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为实现这一计划,西欧国家在1967年组建了
A.经济互助委员会 | B.欧洲煤钢共同体 |
C.欧洲共同体 | D.欧洲联盟 |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C.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 |
B.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 |
C.不结盟运动发展的影响 |
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
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
请将下列国际组织或运动,按照其成立时间先后排序
①华约 ②北约 ③欧共体 ④不结盟运动形成
A.②①④③ | B.④①②③ |
C.②④③① | D.④②①③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企图
A.与美欧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
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D.与美欧进行经济竞争 |
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二战后,欧洲丧失了政治、经济优势 |
B.为了抗衡美苏 |
C.西欧国家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 |
D.为摆脱美国的控制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 B.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 |
C.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一切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 )
①美苏对峙削弱了实力 ②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③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