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 (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 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
——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材料四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 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方式及特点。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朝代官方人口统计举要

朝代
纪年
年份
户数(万户)
人口数(万)
西汉
平帝元始二年
2
1233.31
5959.50
东汉
光武帝中元二年
57
427.96
2100.78
桓帝永寿三年
157
1067.80
5648.69
西晋
武帝太康元年
280
245.98
1616.39

炀帝大业五年
609
890.75
4602.00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91.47
5291.93
北宋
徽宗大观四年
1110
2088.23
4673.48
南宋
光宗绍熙四年
1193
1230.29
2784.51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1291
1343.03
5984.90

成祖永乐元年
1403
1141.58
6659.83

世祖顺治八年
1651
——
1063.33
高宗乾隆十八年
1753
——
10275.00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1650年—190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百分比图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整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政府的人口政策也在根据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建国初期“人多是好事”是生育政策的主导思想,使人口迅猛增长。60年代,限制生育政策提出,并在部分市、县试行。1970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形成,1982年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人口红利”的即将消失,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性别比的失衡,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还有独生子女在主流城镇社会成为中坚人口等,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根据搜狗百科《计划生育政策》等资料整理
(注: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总人口比例出现的变化特点,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清时期,晋商是当时国内势力最大的商帮之一,从明初到清末,他们在商界活跃了五个多世纪,但在近代衰落了。
材料一:明初的山西大同、宣府为重镇,于是山西商人以“极临边境”的优势------便捷足先登,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明人张懋说:“圣祖以边城险远,兵饷不克而粮运劳费,乃命商人输采边仓,------商人喜得厚利,乐输边饷”。
材料二:明初山西民风是“民多俭朴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到了明朝后期,山西民风是“奢靡其习染也,------商贾家亦雕龙绣拱,玉勤金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才以下,方使读书应试”。
材料三: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士人呼之为百间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晋商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山西民风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明阻碍晋商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4分)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商业政策的认识。(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汉武帝时,由于大事兴作,巨款开支,不仅使汉初七十年间的积蓄为之一空,而且广大农民由于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豪强、豪商的盘剥,日趋穷困,加上连年天灾,纷纷破产流亡。此时,豪商大贾们却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从公元前111年开始至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完全由桑弘羊负责主持。在桑弘羊等的筹划下,颁布了算缗告缗令。所谓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桑弘羊扩大盐铁官营的建置,在全国各地盐铁产区设立盐官三十五处、铁官四十八处。在桑弘羊的建议下,实行“酒榷”即酒类专卖。他还采取措施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这种五铢钱的重量与实际重量相等,规格相同,质量较好,成本较高,使私铸者无利可图。在他的建议下,实行了均输和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桑弘羊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简析桑弘羊改革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近代史上,以中英为代表的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成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互关联、渗透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它金属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16、17和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他所需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对外贸易状况。
材料二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并带来了大批科学仪器作为礼物,希望以此引起清朝的重视。但清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并认为“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2)结合英国的国情分析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背景。马嘎尔尼的遭遇映射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状?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一一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责”。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且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时规定:“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当税之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揭于板榜,置官宇之屋壁,以遵守焉”。宋太宗时曾下令曰:“今后富商大乘马,漆素鞍者勿禁。”宋高宗时曾下诏:“禁米谷铺户停米邀勒高价。如违,杖一百。”
——据《宋史》、《宋会要辑稿》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据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城市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历史性突破。
材料二 “凡将马、牛、军需、铁器、铜钱、缎匹、细绢、丝绵,私出私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
——《大明律附例》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长期推行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根据材料三回答,新时期我国政府在经济管理中职能转变后的特点是怎样的?这种职能转变的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就政府如何干预和管理经济,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图表、图片蕴含了丰富的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1)你从材料一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主要政治特征分别是什么?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展示了中国特色、广州风采,广州的经济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总量的3%左右。
材料二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旅居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地区南海简村创建继昌隆缫丝厂。这是我国第一家商办近代化胡器(外国机器)缫丝厂。
材料三 1979年,中央确定对两省(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此企业的性质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此类企业产生的原因。(6分)
(3)材料三中的“重大的决策”是什么?以广东为例,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农业),群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耕田之利十倍,珠王之利(商业)百倍”……周国人(东周)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国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与了秦国政权的争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 禁百官置邸贩鬻。
——《新唐书·德宗记》
材料四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南宋初年,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切地反映了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的面貌。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4分)
(2)材料二中,汉高祖对商人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6分)
(3)材料三中,唐德宗为什么要禁止百官经商?对唐朝经济繁荣有什么影响?(6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有哪些具体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 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 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的薪水补 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分布表

材料二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推动甚至引领世界前进近两千年。在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中,闪耀着四颗光彩夺目的巨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及活字印刷术。它们对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向更新的领域探索起了巨大作用。其次,我国在科学技术的其他领域也很早就有了高度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一些主要的学科体系和数学、天文、医学、农学等已基本形成;冶铸、纺织、化工、建筑、造船等重要生产技术也趋于成熟,到隋唐宋元,则有了更大的发展,直到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以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数学,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之一,是筹算和珠算以及相应的计算工具的创造者;天文学、物理化学、医药学、农学、冶铸、采掘、纺织、机械、造船等我国隋唐时都有了,宋代的造船业也一直处于世界顶尖水平。总之。我国的科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一直居于世界前列,但从16世纪以后就每况愈下,逐渐落后了。
——摘自《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论文
(1)读“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分布表”,说出宋以前与宋以后杰出人物的分布有什么变化?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来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对外交流等方面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至隋朝五铢止,沿用了七百多年。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钱直径1.15~1.2厘米之间,重约0.62~0.65克。

表1

时间
政策
西汉初年
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
汉文帝
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吴王刘濞),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liè等同)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县官大空。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
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
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焉。
武帝元鼎二年
公元前115年
郡国多奸(私自)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非赤侧不得行。
武帝元鼎四年
公元前113年
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造。(元鼎二年,设水衡都尉掌管上林苑,其属官有均输、钟官、辨铜三令,即上林三官)。

表2
——(摘自互联网)《史记·平准书》
根据材料概括汉朝铸币权的变化,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 “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
材料三: “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
材料四:甲午战争后,……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出两人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现象的出现原因以及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的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