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
A.“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
B.“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
C.“乃令贾人不碍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D.“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关于古代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和加强统治实行的经济政策 |
B.在中国古代始终起着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
C.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 |
D.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衰落 |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写道:“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为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这说明海禁政策( )
A.激化了社会矛盾 | B.阻断了中外经济交流 |
C.没产生任何影响 | D.使沿海人民失去生计 |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
《虔台倭纂》记载:“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材料说明
A.倭寇多是被胁迫的中国人 |
B.海禁政策导致了倭患出现 |
C.荡除倭寇的战争卓有成效 |
D.倭患导致了海禁政策出台 |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写到: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中国的专制主义”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锁链”是在
A.秦汉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
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
①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 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A.①②③④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 B.限制商人的政策 |
C.禁止经商的 | D.反腐倡廉的政策 |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历朝经济的发展 | 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目的 |
C.在封建社会前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 D.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
中国历代封建政府大都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其原因不包括
A.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王朝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 |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安危 |
C.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
D.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利于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