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与“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这样一条规定:“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清朝后期形成捐纳(买官)制度,买官成为商人进入仕途和升迁的途径。这种现象反映出宋代以后中国社会

A.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商业已成为社会主导产业 D.科举考试逐渐失去吸引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明智封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

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海关货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数倍于正额的附加征课。1810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3278.463两银。清政府的税收政策

A.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B.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C.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反映了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庾岭商路位于江西大余县。自隋唐以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岭—广州,特别是明清时期,这条被称之为“京广大水道”的流通路线成为全国漕运和南北货物对流的运输线。非凡的历史条件使大庾岭商道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干线。“非凡的历史条件”指的是(   )

A.江西商品经济的繁荣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C.西方的殖民侵略 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的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这反映当时(     )

A.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B.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C.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
D.商人可以和地方政府分庭抗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

A.表面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副业的生产
C.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

A.海禁和闭关锁国 B.工商皆本
C.重农抑商 D.断绝中西贸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经济地位优越  ②政治地位低下  ③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④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清帝国国力强大,成为世界霸主
B.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
C.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
D.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清帝国国力强大,成为世界霸主
B.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
C.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
D.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材料认为

A.小农经济应为经济主体 B.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C.政府应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工、商并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