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万历《休宁县志·风俗》记载,安徽商人“藉怀轻赀遍游都会,因地有无以通贸易,视时丰歉以计屈伸。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禹内”。这说明明代
A.安徽人最善于经商 | B.区域商人集团形成 |
C.商业经济非常活跃 | D.各地经济差距较大 |
我国太湖流域18、19世纪曾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 花作紫色,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布经久耐用,出口到欧洲,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
A.我国自然经济已开始逐渐瓦解 | B.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
C.出口的中国棉纺织品质优价廉 | D.“紫花布”受英国上流社会欢迎 |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
B.增加赋税收入 |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
D.保护小农经济 |
(西汉早期)“盐与五谷同贾(价),器和(合适)利(便利)而中用。”武帝以后,“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啖(淡)食。”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A.反击匈奴耗尽了国家财富 | B.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 |
C.盐铁官营产生的消极影响 | D.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 |
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这表明( )
A.重义轻利开始改变 | B.商人地位普遍提高 |
C.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 D.重农抑商名存实亡 |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
清顺治十八年(1 66 1年)八月,朝廷派官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城墙,派兵戍守。《福
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目是
A.防止倭寇侵扰 | B.防范鸦片走私 |
C.杜绝西方思潮 | D.严禁对外联系 |
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走向衰退 | B.工业革命的完成 |
C.外来势力入侵中国 | D.专制制度的阻碍 |
《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导致宋代“钱荒”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 B.纸币交子大量发行 |
C.商帮囤积铜钱置地 | D.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
据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500余年间,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其根源在于
A.君主专制的强化 |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C.闭关锁国的政策 | D.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
汉代皇帝曾亲耕籍田以供宗庙粢盛(指盛于祭器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则亲自蚕织以奉祭服,这体现了统治者( )
A.对男耕女织的重视 | B.倡导重农抑商 |
C.爱民如子 | D.以祭祀祖先为朝政的重心 |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反映了汉朝( )
A.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 B.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
C.对商人持歧视政策 | D.反对商人弃商从农 |
《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
A.抑制商贾发展 | B.提倡粮食节俭 |
C.严禁商品流通 | D.稳定酒类物价 |
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这反映了汉初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A.海禁 | B.抑商 |
C.奖励农耕 | D.整顿吏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