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    )

A.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
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
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客商艰于得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

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 作者主张(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
D.巩固统治,关注民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清帝国国力强大,成为世界霸主
B.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
C.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
D.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熙帝禁止中国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后,限令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必须在三年内回国,否则“不得复归故土”。雍正帝也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做法所体现的政策是

A.闭关自守 B.歧视商人 C.官府垄断贸易 D.重农抑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范文澜《中国通史》中指出“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D.人身控制的弱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策对中国最长远的影响是(    )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B.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材料认为

A.小农经济应为经济主体 B.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C.政府应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工、商并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材料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
C.官府垄断外贸 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来源:202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1-07-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各种商税如盐、茶、坑冶、酒、醋等依旧照征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例如,洪武、永乐年间,在南京和北京征收塌房税(政府建造的供商人贮藏货物的房屋,称塌房。商人贮货于此,需按规定纳税)。洪熙元年为了流通钞币(发行纸币)而开征的市肆门摊税,征税对象是以贩卖为主的蔬果园、塌房、库房、店舍、受雇运货的骡马车等。对材料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明朝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明朝国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
C.明朝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D.明朝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里面认为:“在16 世纪及17 世纪间,美洲的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与东亚。……在中国历史上,(这推动了)明代万历至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相当长时期的经济持续增长。”据此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
B.明清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空前兴盛
C.西欧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侵略
D.海禁政策导致欧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