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    )

A.商业的不稳定性 B.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
C.鼓励海外贸易 D.强调耕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有(     )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列强的侵华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

A.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 B.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 D.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表明明朝政府(      )

A.重视商品市场管理 B.限制对外贸易发展
C.保障农民生活水平 D.固守重农抑商传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雍正皇帝认为:“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段材料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

A.海禁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盐铁官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盐法志》称:“盐商夙号殷富,而两淮尤甲天下。当乾隆盛时,凡有大工大役,靡不输将巨款……加以水旱天灾,何岁藐有,几无己时,而商力亦告疲矣。”由此可见乾隆时期

A.捐输活动对商业资本的摧残较大
B.商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商业活动的发展决定于天灾人祸
D.国家繁盛反而拖累商业经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左右巡使奏:‘……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严格限制州县城市的商品交易
B.导致农村集市贸易无从发展
C.严格控制城市里坊与市的界限
D.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停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宋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有超前的经商理念 D.商人地位的提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来源:202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1-07-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各种商税如盐、茶、坑冶、酒、醋等依旧照征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例如,洪武、永乐年间,在南京和北京征收塌房税(政府建造的供商人贮藏货物的房屋,称塌房。商人贮货于此,需按规定纳税)。洪熙元年为了流通钞币(发行纸币)而开征的市肆门摊税,征税对象是以贩卖为主的蔬果园、塌房、库房、店舍、受雇运货的骡马车等。对材料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明朝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明朝国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
C.明朝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D.明朝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里面认为:“在16 世纪及17 世纪间,美洲的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与东亚。……在中国历史上,(这推动了)明代万历至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相当长时期的经济持续增长。”据此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
B.明清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空前兴盛
C.西欧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侵略
D.海禁政策导致欧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