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什么是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表现、实质及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B.在封建社会早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C.中唐以来,这一政策有所放松
D.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废除了这一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

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
来源:岳麓版必修二期中测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商”的含义是

A.取消一切商业经济活动
B.限制与外国贸易往来
C.限制私人商业经济活动
D.一切商品均实行专卖
来源:岳麓版必修二期中测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政府实行了越来越严厉的闭关政策,其后果有
①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的侵略
②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③导致中国人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④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经历了从陆路贸易到海路贸易的变化。陆路、海路贸易同时繁荣是在

A.东汉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严格禁止外商来华贸易
B.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C.防范西方殖民入侵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是深层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1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摘自《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2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摘自《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3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摘自《海防纂要》卷七
(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比较两朝海外贸易的目的有何区别。
(3)对上述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评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
C.长期与世隔绝,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西方影响,维持封建君主专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吕后)时……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这表明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守内虚外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书·食货志》中的这一记载可以反映出汉初实行的(    )

A.重农抑商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边疆“和亲”政策 D.独尊儒术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统治者推行闭关政策给中国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一定时期内防止了殖民势力入侵
B.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
C.暂时维护了东南沿海人民的利益
D.最终导致落后挨打的局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后期,一条鞭法的实行是我国税制的又一重大变化,主要是因为
①赋役合并       ②以钱募役          ③赋税征银        ④按田亩征税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则利嬴,得8、9板则缩。
——摘自屈大钧:《广东新语卷·15》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四大城市繁荣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2)你认为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生产状态属于什么性质?说说你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一、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4)材料三中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据材料分析他的论据是什么?除此以外,你认为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最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两税法的阐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保留了地税和户税 B.重地轻人,征收财产税
C.否定了土地兼并 D.官僚地主也要纳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