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封面主题词是 “Starting Over”(重新开始)。此图透露的信息是
A.借用媒体宣传图谋思想渗透 |
B.旨在消除意识形态的矛盾 |
C.肯定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D.试图说明美苏争霸结束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其中“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
A.未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
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
C.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
D.未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英国 |
B |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俘获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亲率的近十万法军。 |
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
C |
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 |
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
D |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的20年间,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更宽、更深、更高效的供应链。 |
三国互惠,使墨西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
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的讲话中曾指出:“国内开始的根本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2至3年内保证从过分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过渡到民主的、主要是以经济方法、以集中和自我管理的理想结合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其实质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整作用 | B.通过经济改革推动政治改革 |
C.引进外国资本 | D.逐渐向私有制过渡 |
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 )
A.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
D.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模式 |
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斯大林模式 | B.苏联政局的动荡 |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前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苏联1989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专题讨论会纪要
材料二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
——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6分)
下图是1950 -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两国农业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 |
B.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最终超越了苏联 |
C.苏联农业经济改革的成效很突出 |
D.国家政策不同导致粮食产量差距拉大 |
《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 |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
D.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
有位西方记者去采访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家里没人。邻居说:“加加林上天了。”记者说采访他的夫人也可以。邻居说:“他夫人排队买菜去了。”记者说:“没关系,我可以等。”邻居迟疑了一下说:“你最好还是去等加加林,他从天上回来可能还快一些。”这一笑话意在说明( )
A.苏联航天科技的先进 | B.苏联民众遵守公共秩序 |
C.苏联经济的短缺状态 | D.苏联人对西方的警惕性 |
“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他”所推行的改革
A.加强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 | B.创办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
C.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 D.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A.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 |
B.赫鲁晓夫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
C.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
D.反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A.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 |
B.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 |
C.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 |
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
“他最终将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他将国家从持续70年的停滞和压迫中解救出来”,“他是将自由还给了东欧各国的伟人”。以上评语是美国总统里根等各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个历史人物是
A.罗斯福 | B.丘吉尔 |
C.撒切尔夫人 | D.戈尔巴乔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