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
A.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
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
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
以下表格是1953~ 1964年间苏联的煤钢产量和工人平均月工资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时间 |
钢产量 |
煤产量 |
工人平均月工资 |
1953年 |
3810万吨 |
3.2亿吨 |
70.2卢布 |
1964年 |
8500万吨 |
5.5亿吨 |
98.2卢布 |
A.对斯大林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 B.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D.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其主要目的是
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
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 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
下图为1953~1983年苏联的GDP增长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对此评价正确的有
①赫鲁晓夫改革推动了1958年的迅速增长
②冒进、瞎指挥及气候等因素导致1963年的负增长
③“新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1973年的成就
④戈尔巴乔的改革导致1983年的负增长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面是苏联在第八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 (%)。
|
八五1966—1970 |
九五1971—1975 |
十五1976—1980 |
十一五1981—1985 |
社会总产值 |
7.4 |
6.4 |
4.2 |
3.3 |
国民收入 |
7.7 |
5.7 |
3.8 |
3.2 |
工业总产值 |
8.4 |
7.4 |
4.4 |
3.7 |
农业总产值 |
4.1 |
2.5 |
1.7 |
1.1 |
社会劳动生产率 |
6.8 |
4. 5 |
3.3 |
3.1 |
据上表,我们可以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称为
A.“大跃进的年代” B.“大倒退的年代”
C.“稳步前进的年代” D.“停滞的年代”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为突破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的是
A.赫鲁晓夫 | B.勃列日涅夫 |
C.戈尔巴乔夫 | D.安德罗波夫 |
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结果却一成一败,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 | B.经济和政治改革方式的差异 |
C.改革指导思想上的巨大差异 | D.具体国情上的巨大差异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 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
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 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 |
自1956年苏联进入改革时代后,改革的过程进中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联瓦解。就本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 B.重点放在农业上 |
C.关注工业体制的改革 | 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
C.“开垦、开垦、再开垦” |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2006年底,据俄罗斯权威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民调显示,勃列日涅夫是仅次于普京的声望最高的领导人,61%的受访者认为其执政时期是二战后苏联(俄)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民众怀念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 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光 |
C.苏联军事实力逐渐接近美国 | D.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他本人肯定没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尽管这样,他在实质上还是修改了这个体制……而且也扫除了有关党及其领导人一贯正确的神话。”这段评论中的“他”是指
A.斯大林 | B.赫鲁晓夫 |
C.勃列日涅夫 | D.戈尔巴乔夫 |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强化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 D.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
1951~1980年,苏联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7%,农业为3.0%;1979年与1949年相比,全部工业产值增长了19.3倍,其中重工业增长了27.1倍,轻工业增长了9.5倍。上述数据表明该时期的苏联
A.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 B.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缓慢 |
C.改革并未突破既有体制 | D.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