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A.经济体制改革 | B.政治体制改革 |
C.文化制度改革 | D.福利制度改革 |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讨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
C.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
D.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了,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 | B.赫鲁晓夫 | C.勃列日涅夫 | D.戈尔巴乔夫 |
通过学习苏联的历史,我们得到的信息不可能是
A.社会主义革命是目前最先进的最具生命力的社会革命 |
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的需要 |
C.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证明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失败 |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同处一个世界,应当和平共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 B.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
C.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 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
《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 |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
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 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 D.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A.彻底冲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 | B.试图突破旧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
C.开垦荒地和玉米运动成效明显 | D.农业方面成效明显,工业方面无所作为 |
以下言论是苏联(俄)领导人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其中属于斯大林的是
A.商业的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
B.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
C.一切就这么简单,玉米就是灵丹妙药 |
D.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
C.民族矛盾尖锐 |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
1972年5月美苏条约规定:双方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水平上,苏联1 618枚,美国1 054枚。苏联数量优势得益于 ( )
A.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 |
B.赫鲁晓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C.勃列日涅夫改革 |
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 |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 | 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 B. | 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
C. | 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 D. | 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
1953年3月,赫鲁晓夫上台,在其统治期间,苏联的内政外交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组建华约集团,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 ②采取减税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签订停战协定,结束朝鲜半岛的战争 ④援助埃及等国,发动“六日战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