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以下言论是苏联(俄)领导人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其中属于斯大林的是

A.商业的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B.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C.一切就这么简单,玉米就是灵丹妙药
D.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的共同点有
①改革都导致了苏联政治局势的失控
②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
③都在工业和农业领域进行了改革
④改革中都提倡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A.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
B.赫鲁晓夫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C.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D.反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对该改革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B.政治领域改革失败后被迫转向经济领域改革
C.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原先的苏联
D.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反映出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核心是(    )

A.工农业比例协调发展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超越美国并称霸世界 D.突破斯大林体制束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

A.根本突破了旧体制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表三。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表三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

时期
项目
1961—1965年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社会总产值
6.5
7.4
6.3
4.2
国民收入
6.5
7.8
5.7
4.3
工业总产值
8.6
8.5
7.4
4.4
农业总产值
2.2
3.9
2.5
1.7

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1964年——1982年。
①六十年代苏联经济持续增长
②七十年代苏联国民收入持续下降
③工业领域是其发展的重点
④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的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改革。据苏联官方统计,其某一领导人执政期间,苏联的国民收入由原来只占美国的31%,上升到67%,苏联人均住房面积由10平方米提高到16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该领导人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1953~1983年苏联的GDP增长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对此评价正确的有(    )

①赫鲁晓夫改革推动了1958年的迅速增长
②冒进、瞎指挥及气候等因素导致1963年的负增长
③“新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1973年的成就
④戈尔巴乔的改革导致1983年的负增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
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
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
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
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
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经济体制
B.赫鲁晓夫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C.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D.表明赫鲁晓夫要废除农业集体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指出: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这主要是指(      )

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苏联实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错误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弃社会主义的原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戈尔巴乔夫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