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军事化管理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不再向国家缴纳粮食税
C.农民可以自由支配部分农产品
D.农场职工可以发展家庭副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一书中说:“相当大一部分无播种地和播种地不多的农户上升到了中农户的水平;不大一部分中农变成了拥有大量播种地的富裕农民,开始出租土地,使用雇佣劳动,变成了富农。”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历史进程看,富农的产生主要源于(     )

A.新生政权的巩固 B.经济体制的创新
C.国民经济的恢复 D.资源的统一调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历史上,曾有法令规定:“当人民在挨饿,当失业现象日益严重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最大的罪犯。……”这一法令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些革命前的富农重新获得发展,革命后被戏称为“小富农”的那些人也较快地发展为富农,一些中农和个别贫农也发展为富农,富农的人数及其影响由此逐渐扩大。”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政策的影响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何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度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列宁和邓小平共同探讨的问题。他俩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市场两个字上。下列关于两者对“市场”看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列宁认为商品、货币、市场等是资本主义因素
B.邓小平认为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与社会制度无关
C.列宁认为经济计划处于中心地位,市场只是辅助手段、处于从属地位
D.邓小平始终肯定经济运行中市场经济的优先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1890—1933城市人口(以百万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统计表,依据
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国家
1890
1900
1910
1920
19 33
英国
11.2
(29.9%)
13.5
(32.8%)
15.3
(34.9%)
16.6
(37.3%)
18.7
(39.2%)
美国
9.6
(15.3%)
14.2
(18.7%)
20.3
(22.0%)
27.4
(25.9)
45.1
(32.8%)
德国
5.6
(11.3%)
8.7
(15.5%)
12.9
(20.O%)
15.3
(35.7%)
20.7
(30.2%)
俄国
4.3
(3.6%)
6.6
(4.8%)
10.2
(6.4%)
4.0
(3.1%)
36.5
(20.2%)

A.1890—1933年英国工业生产能力逐渐落后于美国但高于德国
B.1910—1933年城市人口数量对比证明美国国力领先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导致1910—1920年俄国城市人口减少的因素之一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德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苏联1929—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份
机器设备的进口在进口总额中占比(﹪)
招聘外国专家(人数)
钢产量(万吨)
1929
30.1
456
430
1932
55.7
1919
590

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D、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粮食税实施初期,农民对政府并不信任,农村中有一种被称为“背口袋”的人,他们从农村背着口袋贩运粮食到城市销售„„由于城市粮食缺口严重且供给很不平衡,“黑市”粮价不断抬高,为此苏维埃政府 

A.实施余粮收集制 B.实行实物配给制
C.恢复自由贸易 D.推行农业集体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

A.农业集体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在《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一文中指出:“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此“办法”是指

A.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C.实行实物配给制
D.取消自由贸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经济政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