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

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B.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图,能从图中数据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太湖地区东晋至清各代水旱灾害比较示意图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农耕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C.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衰退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搀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 “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耗|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于理性世界”。综观这些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

A.就个别的表象,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B.以隐晦的神喻来解释各事物的原因
C.通过研究表象,进而探索事物背后的真相
D.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A.代议制 B.联邦制
C.总统制 D.两党制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1890—1933城市人口(以百万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统计表,依据
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国家
1890
1900
1910
1920
19 33
英国
11.2
(29.9%)
13.5
(32.8%)
15.3
(34.9%)
16.6
(37.3%)
18.7
(39.2%)
美国
9.6
(15.3%)
14.2
(18.7%)
20.3
(22.0%)
27.4
(25.9)
45.1
(32.8%)
德国
5.6
(11.3%)
8.7
(15.5%)
12.9
(20.O%)
15.3
(35.7%)
20.7
(30.2%)
俄国
4.3
(3.6%)
6.6
(4.8%)
10.2
(6.4%)
4.0
(3.1%)
36.5
(20.2%)

A.1890—1933年英国工业生产能力逐渐落后于美国但高于德国
B.1910—1933年城市人口数量对比证明美国国力领先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导致1910—1920年俄国城市人口减少的因素之一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德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面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与这段话最吻合的一段历史时期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大的战斗有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可以说明

A.在抗日相持阶段,国民党积极组织抗战
B.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C.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D.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B.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D.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B.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D.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传统的中国是被会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存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凶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

A.对各国的损益存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但同时,英国又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 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
——《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材料二  1927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对监督权利规定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涉及到《太原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在监督官吏的机构设置上,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行政法院。其时,国家赔偿制度开始起步,地方自治、冤狱赔偿运动对人民监督权利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南京国民政府的以党治国、一党专政窒息了监督权利的发展空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予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
——于洪生《权力监督一一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调控机制》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吲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相比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近代国民政府与中共监督制度的异同。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材料一  195 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 3一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 3
1959
169.68
1954
169. 52
1960
143.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 3
170.00
1958
197.65
'    1964
187. 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 3—1964)》编制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1953年至1960年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循资格》继承北魏((停年格》的思路,把官资、停替年限和选数结合起来考虑,所奉行的原则是“凡官罢满,以若干选而集,各有差等,卑官多选,高官少选,贤愚一贯,必合乎格者乃得铨授。自下升上,限年摄级,不得逾越”。从根本上讲,它带来的铨选规范,是以牺牲“选贤任能”原则为代价换取的。……两宋时期,循资原则极大地膨胀起来,进而形成了元处不在而又具有赵宋特色的资格之法。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资格之法施行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格之法对中国古代官僚选任的影响。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来说, “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但是,民主是一种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腊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
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全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享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
材料二 美国人的巨大优点,在于他们允许犯错误,而事后又能纠正错误……美国的民主法制,经常是残缺不全的。美国的法律……认可侵权的危险行为……民主的法制一般趋向于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它来自公民之中的多数。公民之中的多数虽然可能犯错误,但它没有与自己对立的利益。贵族的法制与此相反、它趋向于使少数人垄断财富和权力,因为贵族生来总是少数。
——一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分析18世纪欧洲人埘“民主”的认识与公元前5世纪相比取得的进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的法律认可侵权的危险行为”,并指出美国是如何纠纠正“错误”的?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贷款和出租武器法案》又称((租借法》,是美国保证英国和所有被轴心势力侵略的国家予以战时援助的法案。1941年1月10日,美国政府将《租借法》草案提交国会审议,国会讨论并通过了此法。罗斯福总统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了《租借法》。该法规定:任何国家只要总统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为重要,就有资格通过美国的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资。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1939一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39年2月
1940年4月
1940年10月
1941年2月
1941年4月
数额
25
20
25
50
50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数额
26
100
49
53
1107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1)美国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该法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埘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辜汤生(1857年7月1 8日一1928年4月30日),字鸿铭,号立诚。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
——摘自《维基百科》
材料二 在20世纪的西方人眼里,辜鸿铭实在是当时他们心目中的时尚人物……辜鸿铭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谈孔学,与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会晤来华访问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甚至还被印度的圣雄甘地赞誉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此时也将他背后的那根稀疏的辫子赋予了某种新意,他对来访的著名英国作家毛姆说:“你看我留着辫发,那是一个标记。我是老大中华的未了一个代表。”在此之前,他在《中国反对欧洲观念之理由》一书中,就已经表露出这种观点:“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丈明。”
——摘自施亮《辜鸿铭“傲霜枝”里的守旧与时尚》
材料三 一个鼓吹君主主义的造反派,一个以孔教为人生哲学的浪漫派,一个夸耀自己的奴隶标识(辫子)的独裁者;就是这种自相矛盾,使辜鸿铭成了现代中国最有趣的人物之一。
——摘自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辜鸿铭“自棚矛盾”的特点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评价辜鸿铭。

来源:2014届山西晋中市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