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写道:“他站在那里,扶着讲台,眨着眼睛巡视人群,……显然没有注意长时间的欢呼,这欢呼持续了好几分钟。当欢呼声静下来后,他只简洁地说了一句话:我们现在将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秩序!晾天动地的欢呼声便再次响起。”与这一场景直接相关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巴黎公社的诞生 |
C.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 D.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
1917年以后,在世界政治生活中新增加的基本矛盾是( )
A.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 )
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
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
C.“继续支持世界大战” |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万岁” |
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 B.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C.结果造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 D.革命中所产生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占多数席位 |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开创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 B.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
C.实现了俄国国家的富强 | D.否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
“与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列宁提出这一论断的依据不包括 (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
B.无产阶级组织性战斗性强 |
C.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斗争相结合 |
D.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
王康《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欧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必然结果 | 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 |
C.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 D.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D.巩固苏维埃政权 |
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 |
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
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 |
列宁著名的演说《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该演说发表的背景是( )
A.布尔什维克党已经放弃了和平夺权的幻想 |
B.罗曼诺夫王朝即将被推翻 |
C.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D.俄国与同盟国签署和约退出战争 |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
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 B.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
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 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
导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落后与贫困 ②专制 ③战争 ④没有开展工业革命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A.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 | B.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 |
C.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 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 |
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 B.人民迫切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