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是这么给封建社会定义的,“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依据你的理解,这样的社会实行

A.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
C.天下共主的封国体系 D.郡国并行的二元体制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自秦统一全国起至东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于平民政治的时代。”此“平民政治”在当时实际是指

A.分封制 B.军功授爵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见,明朝内阁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典的常驻外来移民为雅典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
①狭隘性      ②排他性      ③不公正性     ④广泛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秦朝秦律 D.《卡拉卡拉敕令》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上述规定体现出

A.《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
C.《十二铜表法》兼顾奴隶利益 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 B.美国民主共和制
C.英国君主立宪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 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A.平等 B.自由 C.人权 D.博爱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
B.其建立过程主要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的
C.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并未推动德意志历史的发展
D.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相当深远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种情形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中日甲午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国民大革命时期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措施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实行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表明

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 B.法国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D.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康《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欧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必然结果 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
C.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D.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9月6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在三原誓师,在誓师大会上对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士兵们说:“这军帽上的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某导演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A.区域自治开新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B.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D.独立自主,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1954年实际上执行我国最高权力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政务院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日益丰富。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目前,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有
①统一符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然得到人民的拥护   ②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
③党和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统一的政策和策略         ④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缓和受援国的社会矛盾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此漫画实际上反映了

A.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 B.欧洲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美欧建立起了反伊拉克同盟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政治发展历程中都注重监察制度的建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以来,监察机构的监察重点一般是官吏个人,对政府机构、部门的监察则很少有过。唐代御史台分察六部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韦贞伯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
——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
材料二 道德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守法。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
——《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1)依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唐朝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与中国唐代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何进步之处。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的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1)材料一、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据材料三、四,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四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来源:2013-2014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