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 B.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 |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势力 |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
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材料主张出自
A B C D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封建文化的冲击 |
B.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
C.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发展资本主义 |
D.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在近代的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中国在学习西方时经历的演变是
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 B.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
C.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 D.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在诗文中将西方人称为“夷”。过了二三十年,这些人的诗文再版发行时,“夷”都改为“洋”了。这个变化反映了
A.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
B.中国知识界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 |
C.“西学”通过洋务运动已成中国思想界主流 |
D.中西之间已经实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和平共处 |
某大臣力排众议,主张积极改革,强调:“文明输入国不必自傲,文明输出国也不必自卑,某一个文化为别国所吸收,这种输入品即为吸收者所拥有。譬如人吃猪肉,消化后变成人的血肉,谁能怀疑吃猪肉的人,他的血肉是猪的血肉而不是人的?”这位大臣最可能出现在( )
A.唐代 | B.宋代 | C.明代 | D.清代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1)按照梁启超对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的分期,请你列举“第一期”与“第二期”的主要思潮。
(2)“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最主要的思想主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根据梁启超的观点,简要归纳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思潮。“新”是因为它的内容包括()
A.反对封建专制 | B.提倡工商皆本 |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D.民主革命,走向共和 |
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双十协定》 |
陈旭麓先生说:“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1860年)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新陈代谢”是指: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 | B.清朝统治阶级内觉醒出现“变局论” |
C.中国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 | D.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1)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
(2)19世纪40—70年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两个著名思想主张是什麽?
(3)请列举三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学习外国时,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而没有成功的例子。
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变法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这表明
A.清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
B.清政府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 |
C.清政府学习西方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
D.清政府决定放弃纲常伦理 |
近代中国有这样一部书,旨在“知彼虚实”“徐图制夷”以“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该书最有可能的是
A.《海国图志》 | B.《康輶纪行》 | C.《瀛环志略》 | D.《资政新篇》 |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天演论》 | D.《变法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