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8日的G20峰会上胡总书记捡拾中国国旗的行为让亿万华人感动,给中国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一课。下列中国近代出现的爱国主义口号的先后顺序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A.①②④③ | B.①③②④ | C.②③④① | D.③④②① |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抗日力量,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 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 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生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 心,
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 B.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 D.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
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其目的是( )
A.强化中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 B.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
C.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 D.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
据1938年4月9日英国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天津至江苏南京的浦口)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的战役( )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
C.极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D.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抗战初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全民族团结抗日 | B.敌后战场连战连捷 |
C.开展新生活运动 | D.民主爱国运动兴起 |
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
A.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 B.揭示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
C.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 | 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
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
A.改变了最终奋斗目标 | B.赞同国民党统治政策 |
C.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 D.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
“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
A.合作一分裂 | B.分裂一合作一再分裂 |
C.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 | D.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一又合作 |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军队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武汉会战 |
1933年,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与红军签订反蒋抗日军事协定;1935年12月,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1936年8月中共向国民党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蒋介石庐山演讲,誓言不惜一切牺牲,抗战到底。上述信息反应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A.民族危机促使民族意识觉醒 | B.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
C.国民党内部的分化逐渐加剧 | D.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日益坚决 |
某县模范父亲王者成在送儿子王建堂出征之际,赠送的竟是一面“死”字大旗。他在白布中央写了大大的一个“死”字,两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冠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有吾子,自觉请缨;赠旗一面,时刻防身;伤时拭血,死后裹;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 B.体现了甲午战争时期政府发动民众 |
C.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 | D.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踊跃支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