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双重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军
D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民国时期,有个公司领导说“国人提倡用国货,热度日高。我公司近年来销场过大,供不给求。”“我公司”可能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B.洋务派军事企业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
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沾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 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 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辛亥革命后,“抵制洋货”“实业救国”的行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里主要抵制的是
A.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 B.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
C.英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 D.俄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
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 | B.小荷才露尖尖角 |
C.忽如一夜春风来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1915年创办于北京的双合盛啤酒厂,是我国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 |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
D.民族资本主义的衰落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A.纺织业和造纸业 | B.纺织业和面粉业 |
C.面粉业和化工业 | D.造纸业和机器制造业 |
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外资企业出现 | B.实业救国热潮 | C.洋务运动兴起 | D.工人运动高涨 |
图记录了当年国统区物价一日数涨,货币急剧贬值,上海市民携带大捆金圆券去抢购米面时的情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直接原因是
A.美国的经济侵略 | B.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
C.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 | D.米面供不应求 |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缴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赎回环境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
下列有关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轻工业发展迅速 | B.重工业基础依然薄弱 |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D.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绝对优势 |
下列关于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A.钢铁机械制造业发展显著 |
B.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时间长 |
C.最大的新式企业是纺织业 |
D.民族资本超过了外国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