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据统计,宁波的工业企业在1914年时还不到20家,但从1919年到1930年,宁波已拥有新式企业不下150家。这反映出

A.宁波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B.当地办厂条件十分优越
C.当地使用机器现象增多 D.机器成为企业主要动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 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双皮鞋美国货,二块洋钿买来个;三日穿过贼贼破,四穿凉棚洞眼多;五(嗯)看罪过勿罪过,六(落)去还要重买过;七(切)记勿买外国货,八(百)样东西拆烂屙;九(究)竟要买啥个货,十(实)实在在中国货。”这首宁波话数字民谣直接反映出
①美国商品价廉物美 ②外国商品充斥宁波市场 ③宁波民众提倡国货 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13.4%
1921—1926年
-4.5%
1927—1936年
8.7%
1937—1945年
-2.45%

 
A. 抗战期间民族企业遭沉重打击
B. 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C. 十年内战期间民族工业仍有所发展
D.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共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缺少人才与自主品牌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过分依赖外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推动B、E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列强放松侵略为其提供发展机会       
B.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C.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         
D.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892—1917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892年
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1912年
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提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年
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A. 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B. 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C. 北洋政府的鼓励扶植政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
D. 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12~1913年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C.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对此图表数据提供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此期间中国重工业迅速发展
B.出口总额持续增长的原因是清政府政策的影响
C.手工制品出口量下降是因为一战结束
D.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化最大的障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
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A.中国民族工业的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利用了大量资本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国际环境有利 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大力支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 D.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2年,荣氏兄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这主要得益于

A.合理的社会制度 B.国内的和平环境
C.政府的经济政策 D.提倡国货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国民大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