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 ”材料说明曾国藩反对太平天国( )
A.破坏中国传统文化 | B.信奉耶稣 |
C.毁坏经书 | D.推翻清朝 |
清代史学家赵尔巽评太平天国时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立国逾十余年,用兵至十余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这段推论
A.论据充分结论错误 | B.论证不力结论正确 |
C.以人带事史论分离 | D.立场片面因果颠倒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
读图“近代中国行政区划图(局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洪秀全在①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 |
B.张之洞在③创办了铁厂和织布局 |
C.孙中山在②宣告了中华民国成立 |
D.李大钊在④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 |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平均分配土地 | B.产品上交国库 |
C.建立民主政治 | D.兴办学校教育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大封王爵,把他的兄子侄戚都封为王,委以重任。这体现了( )
A.宗法分封制盛行 | B.“家天下”的继承制 |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D.政权缺乏领导人才 |
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两者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A.均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B.均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C.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 D.均实行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产品政策 |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拜上帝会”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封建迷信严重 | B.阶级矛盾尖锐 |
C.自然灾害严重 | D.民族危机严重 |
突出体现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局限性的是
①《天朝田亩制度》 ②天京变乱 ③《资政新篇》 ④北伐失利
A.①②③④ | B.① | C.①② | D.①②③ |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6月)中指出:“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l0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表明( )
A.马克思指导中国革命的进行 |
B.英国侵略推动了革命发展 |
C.中国引进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
D.这场革命是辛亥革命 |
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
A.《海国图志》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资政新篇》 | D.《天朝田亩制度》 |
“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抖中的“它”指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扶清灭洋”口号 | D.民生主义 |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 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