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表反映的是1938年一1941年间,西南地区新增加的企业数量,材料表明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
D.“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买办原意是采买人员,指清朝末期的1800年—1910年,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经理人。买办是外国资本家认为忠实、得力的人物;买办为外国资本家服务,受到外国资本家的“培育”;买办违法犯罪,因受雇于外商企业,可以在治外法权庇护下,逃避中国法律的制裁。据此可知买办(    )

A.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B.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充当了列强侵华的工具
D.在政治、经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謇“状元下海”投身实业后,一些官员如上海的李平书、江苏的许鼎霖、浙江的沈云沛等也纷纷由官至商。此现象反映了

A.官员对清朝的腐败统治不满
B.官僚资本正在形成
C.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
D.商人地位高过官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间出现了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集中在机器制造领域 B.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
C.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 D.大多在沿海开放口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清时期的买办,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买办的出现远远早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买办主要是为外商采办伙食与用品,或为外国商馆管理内部事务,或居间买卖。上述材料反映出(    )
A.买办是中国社会走向殖民地化的工具
B.买办出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出现的前兆与条件
C买办加速了中国的封建化进程
D.中国人以充当买办为耻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辑里大经(加工蚕丝)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这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原材料大量出口
B.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全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该政策:(  )

A.大力支持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促使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春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继续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

A.闭关锁国 B.海禁
C.封建专制统治 D.重农抑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4年,张振勋(后为张裕葡萄酒公司老板)在奏折中说:“当此库款支绌,财力困敝。问诸国,而国已无币之可拨;问诸官,而官已无款之可筹;问诸民,而民更无力之可顾。除息借洋款外,其能凑集巨资承办一切者,惟赖于商。”由奏折所言可知张振勋建议清政府(   )

A.增加各项官民税额以偿付赔款
B.允许私人兴办企业
C.大举借款以偿付外债
D.应兴办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耍原因是(   )

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班的西北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受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所以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

A.大生纱厂是一个官商合办的企业 B.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已基本消失
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D.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已普遍存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朝雍正帝曾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创办了一些近代商办企业,但在中国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三《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雍正帝主张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近代商办企业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甲午战争后,这些商办企业为什么会得到清政府承认?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D.绝大部分是缫丝等轻工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