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有学者认为,某一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实力均获得长足进步,却又存在致命缺陷;一方面它已成为近代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君主制、专制主义的社会框架”。这个国家可能是( )
A.18世纪的英国 | B.19世纪的德国 |
C.18世纪的日本 | D.19世纪晚期的中国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帝国议会议员,就其议员职位而论,不得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议员素质较低,议会无实权的事实 |
B.民主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社会特征 |
C.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
D.军国主义、专制主义的传统仍然浓厚 |
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 |
B.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
C.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
D.法国总统由参议院选出 |
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谕就是“致我的军队”。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
C.德国已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
19 世纪晚期的英国和德国的政体均被称为“君主立宪”。两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相同点是( )
A.均由本国成文宪法确定 | B.最高行政机关均由议会产生 |
C.议会下院均由民选产生 | D.国家元首都可以解散议会 |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
与美国1787年宪法相比,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 | 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
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
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这说明了
A.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
B.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
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
D.各邦君主任命代表组成联邦议会 |
依据178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国宰相( )
A.任期由皇帝决定,并对皇帝负责 |
B.由皇帝提名,联邦议会选举产生 |
C.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和立法大权 |
D.由帝国议会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
下图是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对此图的解释,最为全面准确的是
A.德国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B.德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人民 |
C.德国的未来完全由军队控制 |
D.德国的政治走向由军国主义而非人民群众来决定 |
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
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下列关于近代各国代议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法官由议会任命 |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每州2名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内阁须对参议院负责 |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