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南通2009届高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皇帝制度 D.王位世袭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其中所谓的“周制”是指(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殷周制度论》中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指(   )

A.分封制度 B.皇帝制度 C.宗法制度 D.禅让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时期,统治者极力推行的宗法制(   )

A.与分封制度互为表里 B.以血缘排斥政治关系
C.削弱了世卿世禄特权 D.便于选拔、考核官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初,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大雪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关的是

来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韩非子》载,商代“殷之法,弃灰(垃圾)于公道者断其手”。说明商朝

A.社会矛盾尖锐 B.乱丢垃圾的问题十分严重
C.高度重视公道的维护 D.重视环境卫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周朝的政治文化具有惊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B.“天下共主”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C.“天子封诸侯”打破方国血缘界限
D.宗法制度有利于构筑国家的向心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商王朝为周所灭。确切的说,此前的周属于商朝的()

A.内服 B.外服 C.封国 D.邻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是哪一制度的特点?

A.内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来源: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精品模拟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周王室完全失去约束诸侯的权利
B.兼并战争使分封制遭破坏
C.诸侯王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
D.诸侯王的势力已超过周王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该诗反映了中国早期哪两种社会制度①内服制度②外服制度③分封制④宗法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此事最能说明:

A.分封制在周初扩展了西周疆域 B.周公是分封制的开创者
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周公代周天子处理政事
来源: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精品模拟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各国普遍进行改革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奴隶起义频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在后期扩大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局面,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地位的变化 B.井田制的兴衰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生产关系的变化
来源: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精品模拟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