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天子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狩四方,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夏、商、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秦汉时期巡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中央设监察机关——御史台监察地方行政,刺史分部巡视郡级行政工作,郡以下行政工作由郡国守相、县令长、乡长逐级巡视),即刺史巡视制度,用该制度监督地方要员。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出巡地方,监察郡县,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性。清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任务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共司监察而各有侧重。在“一台三院”的体制内,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唐朝巡视制度形式多元,分工明确,制度完备,为以后朝代所效仿。明朝的巡视制度在封建专制史上是最完备的。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例度,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成立六个独立的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全国官吏,评论政务,规谏皇帝。清朝沿袭明朝,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
材料二    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查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8分)
(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存在哪些不同点?(10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政府一直谋求解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期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 西汉初期山东地区地方行政区划示意图(部分)

材料三 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周初期分封诸侯的主要政治目的及效果。
(2)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注:增减)”。 从任命地方官员的角度说明“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 亦以明矣”(柳宗元)。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宋使地方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的主要措施和元朝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 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的措施。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呈现怎样的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次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9亿中国农民将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取消农业税是对中国农村的一次最有决定性意义的“松绑”,而回望中国农村30年,“松绑”的第一步则是从□□□□年□□省开始的。
------网易新闻
回答:
(1)根据材料判断中国最早实行农业税是在什么时期?对中国农村“松绑”的第一步发生在哪一年那一个省?
(2)结合新时期中国经济、政治等情况分析废除农业税的背景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制定政策时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据记载,桓公“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并且要求“食如言而勿遗”。管仲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由国家负责安葬。
——《试论管子的养老思想》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如规定直系血亲及兄弟姐妹互相赡养的义务。1955年平均每个日本家庭的成员为4.97人,1975年却锐减到3.44人,1995年减少到2.28人。21世纪初,日本68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5%,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因此,日本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提出“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同时,护理保险制度在“家人护理”上也有规定,根据一定的条件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慰劳金”
——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子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养老模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方政权组织的建立,是国家政权重要的组成部分。
观察下列历史地图,分析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趋势,对于国家统一发展的重要意义。

请回答:
(1)图①和图②分别反映了哪种地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在当时导致了哪些危害?
(2)概述秦朝、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简述行省制度的意义。(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士绅阶层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或层面。秦灭六国改革旧制,要以中央集权取代宗法制下的多元政治,对血缘势力为代表的地方势力予以限制。西汉的六国贵族、东汉的豪强地主、魏晋至隋唐的门阀士族等血缘势力对中央政权的稳定构成很大的威胁。隋唐的科举制,对贵族力量的消亡和绅士阶层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一批人沉淀下来,形成了一个有稳定的制度性来源的社会群体——士绅集团。自宋至清,随着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严重的“官治”不足问题,导致民间宗族的崛起。民间宗族承担着扶济族众、化解纠纷和教化子弟的责任,把原归官吏处理的部分职责揽纳过去,大大节省了行政治理的成本,延缓了官方严刑峻法对乡村的渗透范围和程度。而宗族首领多由经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地方士绅担任。庞大的士绅阶层源源不断地向官僚队伍输送人才,同时,绅权是封建皇权在地方社会的延续,士绅制度的存在是出于维护和实现封建统治的现实需要,是控制地方社会的一种需要。
——摘编自张福坤《论中国古代的绅士自治》
材料二     对于清末民初的乡绅而言,适逢清廷镇压太平军运动,乡绅在近代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拉开了乡村自治的序幕,乡绅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但是,乡绅们更多的是将自治作为扩大绅权以全面控制基层社会的工具,传统的乡绅治理逐渐出现摆脱国家控制和社会监督的强烈的“独立”倾向。科举制的废除使乡绅丧失了对国家的依附性,失去了制度控制和道德约束的乡绅对国家和乡里责任感不断降低。当清王朝作为政权意义上的被革命对象而被推翻后,现存社会一切弊端就自然指向了作为其社会基层的乡绅阶层。乡绅势力的彻底衰败和乡绅治理在整体意义上的消亡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农村“大革命”时期。当国民党努力于民族国家建构而进行国家政权建设之时,打破传统乡绅的权力控制就成为应有之意。
所以国民党在其统治期间一直没有放弃“打倒土豪劣绅”的政治口号。 所谓“有土皆豪,无绅不劣”,在这种激进的革命话语下,乡绅阶层已经笼统的作为一个敌对阶级而要被彻底消灭。
——摘编自徐祖澜《清末民初国家权力与绅权关系的历史嬗变》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士绅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从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的士绅阶层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

材料二:

材料三:宜侯矢铜簋,铸有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材料四:下面是古人关于秦朝灭亡原因和郡县制功过的不同看法。
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柳宗元回答道:“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型,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县之制失也。……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郡县之制,垂二千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1)依据一、二、三则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9分)
(2)材料四对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进行了评价,概括其主要观点。
(3)结合材料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商周时期,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原于氏族,同一氏族的后代,属于同一个姓。“姓”具有“别婚姻”的作用,同姓不能结婚。但是,女子用姓,男子不称姓。“氏”是为了区别氏族内部不同家族而出现的。其来源有地名、官名、兄弟排行等等。但是,“氏”是用于“别贵贱”的,只有贵族出身的男子才能称“氏”。……“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以来姓氏已不再有别,姓亦是氏,氏亦是姓。《史记》叙事称人,氏亦称姓,姓亦称氏,即是明证。氏与姓皆只是冠人名别父系或母系亲缘而已,氏亦不复是尊贵与地位的象征,百姓也称“氏”,姓亦不再是女子的专称。于是姓氏合一。
——pujr的博客《探究春秋人名姓氏及称谓的意义》
材料二 广义的人名除名字外,还有字、号等称谓。辛亥革命以前,称字称号的风气颇盛,尤其是在文人雅士圈子内。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字、号骤减,只用名的风气日炽,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王泉根《当代中国人取名用字的时代性与地域特色》
请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有关姓氏、称呼变化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子争位
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

材料二 2011年5月4日,文汇报《中国震撼》一文中认为:“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
(1)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理由是什么?(4分)
(2)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由谁开启?如何评价?(6分)
(3)“列土封建”指何种制度?(2分)
(4)“授权”与“尽忠”在上述制度中有何体现?有何积极意义?(10分)
“授权”:
“尽忠”:
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战国李悝认为:“籴(买进)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不伤而农益劝”。“善于平籴者,谨视岁有上、中、下熟。……故大熟则上籴三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所敛,中饥则发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粜之。”
材料二 汉《平准书》:“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於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悝平籴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汉建立初期面临的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本思想是在中国数千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文化,是维护皇权的一种柔情政治。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
民主一词源于西方,在英语中民主一词指Democracy,来自于希腊文Demokratia,字面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含义指的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由此可见,民主指的是人民真正掌握国家的权力,按照人民的意志来实现管理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事务的权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区别进行论述。
(要求:从某一角度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一一《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一一《孟子·告子下》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日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一一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三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制以“礼法合一”为主要特征。礼教所倡导的价值观在法的规范中得到体现,那么“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判”。但是由于法律的不可全述和社会行为的复杂,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违法而合礼教或不违法而违背礼教的行为,可以归结为“法外之情”和“法外之非”。“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八议”,是指亲(皇亲国戚)、故(皇帝的故旧)、贤(依封建标准德高望重的人)、能(统治才能出众的人)、功(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者)、贵(上层贵族官僚)、勤(为国家服务勤劳有重大贡献的人)、宾(前朝的贵族及其后代)。这八种人犯罪,不按法定的程序和刑罚审判,司法机关不得自行处理,要采取“请议”的特殊诉讼程序,即先交大臣会“议”,议其罪行,然后再奏请皇帝进行最终的裁决。这八种人经“请议”特别程序后,往往享有减免刑罚的优待。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证人证,并比较重视勘验现场,但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认罪的口供是不能定案的,这种对口供的重视就必然导致了刑讯逼供。……在中央,秦汉的廷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商周时地方司法权由诸侯掌握,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
——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材料二: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野蛮残酷,不能适用于西方人,因此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年秋清廷设立专门司职审判的大理院,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如果说这一改革还只是对传统体制稍加变动的话,那么在地方各级,从袁世凯在天津府地方试办新式审判厅开始,到京师地方、东三省及江苏等地试办各级审判厅,以及后来各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等各级新式审判机构的设立,无疑是对传统体制的重大突破。从其人员任用上看,传统体制中,各级行政官即是审判官,审判所需的法学专门知识主要是靠其司法审判的辅佐人员,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既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用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一员。袁世凯在天津试办新式审判厅时,“经试办数月,积牍一空,民间称便”,甚至开厅以后,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亦有不先赴该国领事投禀而径赴该厅起诉者”。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55代为“克”,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共计50字50辈,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材料二 近几十年来,美国政治生活中,布什家庭影响颇大,其家庭从政至少可追溯四代。布什的曾祖父塞缪尔·P·布什是钢铁石油大亨,曾担任过全美招商协会的会长、胡佛总统的顾问。第一个在政坛站稳脚跟的是布什的爷爷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经商后从政,当联邦参议员多年,结识了艾森豪威尔总统,为后辈从政打下了基础。普雷斯科特之子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先后担任过国会议员、驻联合国大使、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等要职,在里根政府时期连任两届副总统,1989年当上美国总统。时至今日,他的两个儿子又成为美国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长子乔治·沃克·布什的发展轨迹与父亲十分相像。他耶鲁大学毕业后,进入石油业发展,后来担任德克萨斯州州长,后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二儿子杰布·布什连任两届佛罗里达州州长。布什家族的下一代也热衷拓展家族政治版图,老布什的长孙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是家族的政治传人,被称为“布什总统三世”。
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两项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对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
——颜元《习斋四存编》
(1)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所说的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
(3)据材料四,分析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