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兴化联考)“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井田制 | D.郡县制 |
(2008华师附中测试)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肇庆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l%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宗法制 | B.科举制 |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 D.郡县制 |
(08广东肇庆高中第一次统一检测)《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商、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 B.诸侯同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互相厮杀 |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于崩溃 |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
(08广东韶关高考一模)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
A.王位世袭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郡县制 |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中“礼”主要指( )
A.礼仪 | B.制度 | C.风俗 | D.贡赋 |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礼记·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周王的妻妾 |
周王与妻妾所生的后代 |
妻(正室) |
三哥(20岁) 四哥(14岁) |
妾一 |
大哥(25岁) |
妾二 |
二哥(22岁) |
A.大哥 | B.二哥 | C.三哥 | D.四哥 |
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
A.“周公……立七十一国” |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
汉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传统。这一传统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有直接关系。以下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
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④有利于强化皇权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08徐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关于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军功分配政治权力 | B.周天子对诸侯实现了集权统治 |
C.长子具有优先继承权 | D.形成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的习俗 |
(南通2009届高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皇帝制度 | D.王位世袭制 |
《汉书》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其中所谓的“周制”是指(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礼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