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叉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己。
——《朱子语类》
材料四: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l《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我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回答秦朝和唐朝为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3)依据材料四,回答清朝设置军机处产生的重要影响。(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碱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 (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 置汉中郡。
——《史记》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 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 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及其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相关的历史信息。(3分)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在当时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竞争考试的观念均与中国有关;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材料六  1855年文官改革令在英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择优取士的崭新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因而也是不列颠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起点。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
(4)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5年英国实行文官制度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知封建(分封制)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讲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呼?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柳宗元对这一制度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四中钱穆的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
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
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
B.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
C.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
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
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
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
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
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
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
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
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
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
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
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
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
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
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
(2)材料二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4
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历程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2)观察上面三幅图,说明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政体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体制发展的趋势。
材料三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 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与渐进的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1689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
(3)据材料三,说明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特点和表现。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竞争尤重人才,中国自古强调得人才者得天下,重视选官制度的革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其中选官制度的改革引人注目。

国家
选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燕国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楚国
裁免无能多余官吏,奖励军功
秦国
利禄官爵专出于兵

(1)依据材料一,归纳燕、楚、秦三国选官改革的共同点
材料二《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倪宽传》:“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文章则司马迁、相如,……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其余不可胜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产生上述现象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清朝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概括汉、唐选官制度创新的相同历史作用,依据材料,指出唐朝选官改革的局限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图二所示朝代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比图一有何进步性?
(3)概述图二所示朝代创建的一整套制度的历史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纵观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史——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协调、对政府的权力是放纵还是制约,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体现了周朝分封制的瓦解,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会出现所封子弟纷争局面。
材料二、宋朝初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实行杯酒释兵权、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有设置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设置转运使将大部分赋税转运中央,这些措施确实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但是却也埋下了地方积贫积弱的隐患。
材料三、美国独立之初,只是一个13个州的松散联盟,为邦联制。由于各州各自为政,比如:南北方各州可以制定不同的关税政策,这成为英国攻击美国的软肋;而各州发行货币等政策也造成了国家经济秩序的动荡,最终引发了谢司起义。
(2)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析分封制和邦联制,宋朝地方制度各有什么不足之处。
材料四、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军事、外交专有权,而教育和治安是州专有权,征税是联邦与州共有的权力;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另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
(3)根据材料四,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宪法中处处都有多方妥协的痕迹,请从材料中加以概括。(2分。)
(4)综合材料一、二、三、四,应如何认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国维在评论西周取代商时说:“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下列最符合该评论解读的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私学取代官学
C.权力继承制度发生变化 D.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伯里克利曾骄傲的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可见,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着多元化特点。以下有关民主的认识错误的是

A.近代民主在地域上突破了古希腊的小国寡民
B.近代民主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实行间接民主
C.古希腊民主是全民民主,近代西方选举实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民主
D.古代中国的“民主”指有德行的君主为民做主,近代民主指人民主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齐鲁大地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山东历史的发展,折射出历史的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回答,图二与图一相比,古代对山东地区的管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怎样的历史意义?(5分)
材料二 明清城市分布与经济发展

(2)结合材料一、二,明清时期城市发展较秦朝城市有什么变化?
材料三  20世纪初山东的工商业城市

(3)据材料二、三,指出近代山东城市与明清时期相比在分布与功能产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4)导致近代山东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