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
周武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 )
A.都是片面的 | B.都是相对进步的 |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 D.有利于封建统治 |
《礼记•效特牲》中说,同姓不婚,“所以附远厚别”,这表明古人倡导同姓不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约束 | B.礼制的规定 |
C.血缘的冲突 | D.壮大家族势力 |
克盉和克罍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出土的两件青铜器。据《史记》记载,最初周王是将燕国封给太保召公的,但召公位高权重,还要继续留在镐京辅佐王室。于是,太保的长子“克”就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两件青铜器的铭文中记载了这件事,克盉与克罍也由此得名。对克盉、克罍两件历史文物认识不准确的是
A.为西周的分封制提供充分佐证 |
B.说明受封贵族须在都城辅助天子 |
C.展现了周代青铜器的工艺水平 |
D.能够印证古代史籍的相关记载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宗法制 | D.宗法制和郡县制 |
西周一诸侯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该诸侯爵位的应是( )
妻室 |
子嗣 |
妻(正配) |
A.二哥(20岁) B.四弟(15岁) |
妾一(侧室) |
C.大哥(23岁) |
妾二(侧室) |
D.三哥(18岁) |
《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封建礼制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其中“天定”的是
A.殷周成败 | B.嫡庶亲疏 |
C.分封远近 | D.爵位高低 |
“割断人神之间的脐带以后,人类本身、氏族本身的自然血缘关系成为压倒的因素。正是在这种观念驱使下,古代血族关系的遗存,到这时便以完整、严格的制度形式得到强化和巩固,并流播后世,影响深远。”材料中的“制度”主要盛行于( )
A.商朝 | B.原始社会 | C.秦朝 | D.西周 |
《论语·尧日》:“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中体现了此思想的是
A.鲁 | B.燕 | C.齐 | D.宋 |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贵族逐渐平民化 | B.姓氏逐渐普及化 |
C.宗法制逐渐瓦解 | D.社会逐渐平等化 |
《国语》:“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这反映出西周( )
A.统治范围扩大 | B.中央集权加强 |
C.封建邦国众多 | D.政治发展不平衡 |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该材料中的习俗( )
A.起源于明朝中期 | 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 |
C.受外来文化影响 | D.受宗法制的影响 |
文王世子之制,是指周文王在位之时便指定周武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当时这种制度还处在初创时期,其后,这种世子制度逐渐成为成文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也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
B.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
C.解决权力、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 |
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