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凡听五刑自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盖必如此,然后轻重之序可得而论,浅深之量可得而测”;“凡以诉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然后听其曲直自词。凡以下犯上,以卑犯尊,虽直不右;其不直者,罪家几让之坐;其有不辜至于杀人者,虽有疑虑可怜,而至于奏谳,亦不准辄用拟贷之例。”
——《朱熹集》卷14
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三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从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蔡仁厚《宋明理学·南宋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为何被称为新儒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造成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时期,由于政局动荡、战乱频繁,传统的官学、私学均遭重创,一种新型学校——书院兴起。宋、元、明时书院进入兴盛时期。宋、元、明的书院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建,并为学校提供教学设施和一定的经费。但地方政府并不干预学校教学及管理,而是聘任社会名流尤其是理学大师担任山长(即校长),负责书院的教学及管理。如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曾担任白鹿洞等著名书院的山长。鉴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为节约开支,书院除山长外,专职的管理人员很少。许多管理人员是由学生兼职的,由山长在学生中挑选优秀者担任经长、学长等,参与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书院由于主办人名气大,加之不收费或很少收费,因而吸引了许多学子尤其是平民子弟前来求学,一些著名的书院在校生经常达到数百人甚至高达上千人。书院提倡讲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山长主讲儒家经典,然后引导学生探讨、争辩、论证。书院除了对学生进行儒家文化、道德修养教育外,还引导学生评论时政,针贬社会弊病。明末著名文人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汇聚了一大批社会正直的士大夫,号称东林党人。东林党人在明末反对黑暗政治和宦官魏忠贤专权的斗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书院新颖的办学理念受到近代以来许多教育家的赞赏。现在许多国内著名大学的校训就出自白鹿洞等著名的古代书院。
材料二 清朝建立后,书院一度遭到禁止。后虽又重建,但政府开始对书院严加控制。乾隆皇帝曾亲自下诏对书院的招生、教学、考核等做出严格规定,此后的书院与正规的官学、州学、县学已无区别。书院的招生人数、办学质量大幅下降,社会上的影响也随之下降。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书院逐渐停办,退出了中国的教育舞台。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明时期书院的办学特点,并分析书院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书院逐渐衰亡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问题:(1)根据下面提示的儒家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或根据相关言论者,补充儒家言论,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序号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人性本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天人感应”…………
董仲舒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      图2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二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三 浙江新式实学书院最早出现在宁波。光绪五年(1879 年),知府宗源瀚在月湖竹洲创建辨志书院,……分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垒,各设垒长,创甬上开设舆地、算学等新学科先导。
——唐晓明《晚清浙江书院教育的变革与传承》
(1)根据材料一图1,我国古代书院数量增幅较大的是哪两个朝代?简要分析在这两个时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经济、思想、科技条件。
(2)根据材料一图2,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古代书院与近代书院在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宁波能在浙江率先创办新式书院的文化因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都曾发生相应历史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司马迁《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无一不本于人主之心者,此自然之理也。故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一不出于正;人主之心不正,则天下之事无一得由于正。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发展儒学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朱熹的观点和董仲舒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对儒家干预政治提出的具体要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都曾发生相应历史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司马迁《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无一不本于人主之心者,此自然之理也。故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一不出于正;人主之心不正,则天下之事无一得由于正。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发展儒学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朱熹的观点和董仲舒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对儒家干预政治提出的具体要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很高的程度。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两组材料,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
(2)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出现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
(3)结合所学,分析分析上述文化现象产生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二 宋徽宗赵佶以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三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沈松侨《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象》
材料四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理学对宋代文人及书法、绘画的影响。
(2)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宋明理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安理学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的核心是伦理纲常,倡导“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化之中,教育读书人廉洁自律,做“忠臣”、“孝子”,新安理学的观念在徽州女人身上留下的印迹是最为深刻的,徽州土地上的每一座贞节牌坊,都是封建礼教压迫妇女的历史存照。
材料二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问的历史范畴。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沦》
材料三 扔弃传统(以儒学为代表的旧文化旧道德)、打碎偶像(孔子)、全盘西化、民主启蒙,都仍然是为了使中国富强起来,使中国社会进步起来,使中国不再受欺侮受压迫,使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好一些……所有这些就并不是为了争个人的“天赋权力”……所以,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却不自觉地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遇上了这种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瘼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在如此严峻、艰苦、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在所谓你死我活的阶级、民族大搏斗中,它要求的当然不是自由民主等启蒙宣传,也不会鼓励或提倡个人自由人格尊严之类的思想,相反,它突出的是一切服从于反帝的革命斗争,是钢铁的纪律、统一的意志和集体的力量。任何个人的权利、个性的自由、个体的独立尊严,等等,相形之下,都变得渺小而不切实际。个体的我在这里是渺小的,它消失了。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材料四 马勇认为:“当中国社会经济尚未达到陈独秀所期望的‘现代’标准时,理论观念的提前转变势必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失范。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以来不是中国旧有的观念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滞后于意识形态的变迁。换言之。包括五四在内的近代国人在精神上的追求远远超过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遂使意识形态不是为社会的稳定与有序服务,而是加剧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失范。”
——丁守各《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中)
请回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安理学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与欧洲启蒙思想家在思想主张方面有何相同?如何理解“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3)在材料四中,李泽厚是否认为新文化运动达到了思想解放的目的?为什么?
(4)根据材料五概括马勇的观点。
(5)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国思想发展历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体现其重要的社会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蔚然大宗)的理由。
材料二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世界观?从理论来源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点。董仲舒的“道”与先秦道家的“道”在内涵上有何区别?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主编者《中国文化概论》
(3)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材料四 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会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过程中被“化”掉……从历史上看,儒家曾不断吸取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儒家文化不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作为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着的。
——郭齐勇《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4)依据材料四,你认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应怎样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亨宗庙;三思立,庙不袱(新死者附祭于先租)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宁,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材料二 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总共和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七中有如下描写:"欲称闺门卸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西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
材料三  中国妇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体上的。……我以为按照中国妇女地位,再决定"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之前,更要紧的问题,是决定女子也是个"人"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这就是中国的妇女不自算是个"人"的铁证。所以总过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道别的问题,才能够说到和别人同等权利。
--陈独秀《我的妇女解放观》(1921年3月8日)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末民初有关妇女解放的主要史实,并对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辩证解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2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到宋代,儒学发展成为         (1分),对这一发展起了突出作用的代表人物有                           、陆九渊。
材料三  读图。

(4)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贽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2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二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请回答: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1)材料一、二在思想上有何相同点?
(2)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一、二又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阳明心学的内容。
(4)从材料一、二到材料三,宋明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的实质都是什么?就宋明理学的积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
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出自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近日横”一般多画泊着一空船,舷边睠着一只鹭鸶,或船蓬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的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而无行人。那种闲适、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的更加准确。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传播状况?影响如何?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
(3)理学对材料二所述的书法、绘画特点有何影响?
(4)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和简要主张。
(5)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对此,你如何评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