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 
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材料二 《家史》中出现的部分人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因此,“狗剩”之类在当今难以登得厅堂的名字就大行其道。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卫国、立功、援朝、跃进、卫东、向阳、继红、文革、卫星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21世纪,中国第二批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他们读着金庸、琼瑶的小说长大,他们希望给孩子一个并不大众的名字,彰显个性。有的孩子随母姓,四、五个字的名字也出现了。
材料四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
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当时人的起名深受什么制度和思潮的影响?
(2)据材料三,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人的起名分别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3)据材料四,你怎样看待“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
(4)临沂某中学历史探究小组在阅读某文献时发现一则史料:宋时有州官田登,自讳其名,州境之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为什么田登将“点灯”改为“放火”?这种做法或历史现象对历史研究造成了什么影响?

来源: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学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学”、“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代文化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二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  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
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
“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代文人怎样的人格追求?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李贽对理学批判的主要思想观点。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理学影响的认识。

来源:潍坊市高二教学质量检测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二: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程颐说:“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相同处?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只要各答出两条即可) 对此,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西方对人性的不同态度,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深刻的影响了以后社会的发展方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彼得拉克认为,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和幸福,应该是研究的主题。他说:“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应该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摘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正义,以及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
(2)材料二反映出的思想主旨是什么?(2分)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
(3)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与材料二相比有何发展?

来源:2009年滨州市高二水平检测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说:“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你认为正确吗?请以小论文的形式说明的你的观点,字数不得少于150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来源:诸子百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