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

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践行天理需要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具体应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口容止,气容肃”。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位思想家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这是(     )

A.董仲舒在宣扬“三纲五常” B.朱熹的在讲解“格物致知”
C.陆九渊在解释“心即理也” D.王守仁在阐发“致良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D.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

A.无为而治 B.“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黄宗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矣。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老子 B.荀子 C.朱熹 D.王阳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C.吸收佛教、道教思想阐释儒学 D.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何谓美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标准。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而到了宋代,标准则变为文雅与自我克制,缠足后的纤纤小脚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女性文化涵养的提高
C.男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D.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以下哪些观点或主张不属于“二程”(  )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有了礼,就有了仁、义、智、信”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    )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
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④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