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程颐主张:“有欲屏去思虑,患其纷乱,则是须坐禅人定。如明鉴在此,万物毕照,是鉴之常,难为使之不照。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材料表明程颐

A.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B.主张清净禅定体认天理
C.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D.主张内心的反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论文,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的对象是(    )

A.韩非 B.李贽
C.朱熹 D.王守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05年7月11日,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怀着对普天之下“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想,派郑和七下西洋,从此,郑和云帆高张、鹤舞天风,开始了历时28年的漫漫海上丝路历程。由此可知,郑和航海精神是源于

A.天朝上国观念
B.闭关锁国思想
C.殖民霸权主义野心
D.儒家兼济天下胸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C.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绘画常采用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形式,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风俗画的流行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理学的影响 D.中央集权的加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

A.孟子、荀子 B.董仲舒、主父偃
C.朱熹、王守仁 D.李贽、王夫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汉至宋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是    (  )

A.博采众长,引领世界潮流
B.植根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C.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D.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   )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格物致知”
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D.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中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