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改变西汉前期的主流价值观,树立忠孝风尚,汉武帝把以前的举孝廉制度化。《汉书•武帝纪》记载:“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武帝又大力提倡儒学,把五经教育官方化,在中央设五经博士,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上,汉武帝也推广文翁的做法,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
——陈辉《秦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前期的主流价值观及其宣扬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本思想是在中国数千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文化,是维护皇权的一种柔情政治。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根本的政治学说,是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
民主一词源于西方,在英语中民主一词指Democracy,来自于希腊文Demokratia,字面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含义指的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由此可见,民主指的是人民真正掌握国家的权力,按照人民的意思来实现管理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事务的权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区别进行论述。(要求:从某一角度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B.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C.士人官僚的“规谏” D.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初,傅奕批判某宗教说:“剃发染衣,不谒帝王,违离父母,非忠孝者”。宋代,契嵩指出“方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老,不可无佛。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由此可知

A.傅奕主张三教合流 B.傅奕反对儒学正统
C.契嵩主张三教合流 D.契嵩反对儒学正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读上述示意图,概括提取其中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提示:概括提取其中任何一项历史信息均可,说明时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高祖刘邦出身市井,乃街头混混,明太祖朱元璋少年讨饭为生,天朝洪秀全是落魄书生,当他们登上帝位后,无一例外都宣称自己是“奉天承运”、“继天而立”,“君权神授”,而为这一切提供了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

A.老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   )

A.法家与道家 B.法家与儒家
C.墨家与兵家 D.黄老与儒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下列有关太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太学生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
B.广大中下层人士由此得到入仕机会
C.儒学教育实现了官方化
D.办学模式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

A.霾是灾难的象征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自然规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代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内容,下列行为中与此思想有关的是(    )

A.祭天仪式的兴盛       B.皇帝的微服私访
C.郡县制的实施 D.科举制的推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足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这说明董仲舒

A.主张以德治国 B.宣扬阴阳学说
C.全盘否定法家 D.摆脱先秦儒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材料中“习惯法”的含义是(    )

A.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道教地位上升
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