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这种题材本为刘向(西汉)所创,范晔(魏晋)在《后汉书》中首次纳入正史之中。早期几部史书所赞扬的列女系各个领域的优秀女性,如拯救父亲的缇萦、文采卓著的蔡文姬、辅佐丈夫的乐羊子妻。但《宋史》之后,所载列女几乎全都是保持贞操、不事二夫的“贞妇”,《列女传》成了地地道道的“烈女传”。正史中关于女性列传内容的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后期( )
A.妇女其他方面的才能退化 |
B.理学已影响到修史者的眼界 |
C.统治者开始强调贞节观念 |
D.政府致力提升妇女社会地位 |
在汉代存在的400多年里,宫廷女性参政、议政、临朝之风不绝如缕,是中国历史上女性参与政治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这反映出汉代( )
A.儒学女性观与社会现实的反差 | B.朝廷鼓励女性参与政权 |
C.女性突破了儒家纲常束缚 | D.妇女平权运动开始兴起 |
“天人关系”问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古今中外长期思考并试图解答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
材料二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刚开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灾祸)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论诸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天命观。
(2)有人说:在天人关系上董仲舒否定了孔子思想。结合董仲舒所处的时代背景说说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概括普罗塔戈拉在天人关系上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思想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被汉武帝接受,主要是因为它( )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B.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 |
C.有利于学术思想的开放 | D.有利于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 |
在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一前3世纪),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近代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写道:“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威权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对此观点评述合理的是
A.梁漱溟猛烈批判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 |
B.梁漱溟认识到中西方社会在本质上的差别 |
C.梁漱溟认为中国的落后根源于个性被束缚 |
D.梁漱溟提出这一观点的背景是新文化运动 |
学者冯友兰认为:“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在此否定( )
A.儒家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
B.儒家对国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 |
C.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 |
D.佛道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 |
梁启超曾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
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
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读上述示意图,概括提取其中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提示:概括提取其中任何一项历史信息均可,说明时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
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
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己。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脱离社会现实 | B.儒家正统思想逐渐走向僵化 |
C.儒家教化逐渐普及 | D.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无衣食则亡其所以养,无礼乐,则亡其所以成也。
——《春秋繁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2)材料二董仲舒从什么层面论证孝存在的正当性?结合所学,指出汉代有利于“孝”发展的条件。
某学者认为“皇帝居于社会的权力宝塔尖上,没有制度能够制约他,也没有人能制约他。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中国古代难以解决的政治问题。□□□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得以建立相对有序的环境。”□□□中的字可能是( )
A.韩非子 | B.董仲舒 |
C.陆九渊 | D.黄宗羲 |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
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 |
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 |
C.主张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 |
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
汉书儒林传载:《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这表明儒者( )
A.对统治方式的至高要求 | B.对道德教化的责任意识 |
C.对理想社会的孜孜追求 | D.对政治目标的复古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