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 B.致良知 |
C.心外无物 | D.天人感应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儒学的正统地位奠基,汉代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 )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
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先秦儒学 | B.汉代儒学 |
C.宋明理学 | D.佛教传入 |
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由此可见( )
A.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
B.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天人感应”说奠基 |
C.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 |
D.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 |
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可能是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人心也,人者,政之本也,身者,人之本也,心者,身之本也,不造其本而从事其末,末不可得而治矣。”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为政根本在于得民心 |
B.修身正心方能国治 |
C.事功为本,修身为末 |
D.内心反省可明天理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
A.儒学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
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 |
C.儒学放弃了自己“仁”“礼”等基本主张 |
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 |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
A.儒学正统地位不断受佛道冲击 |
B.为了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的需要 |
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 |
D.统治者要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
C.自古统治者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
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A.仁者爱人 | B.性本恶 |
C.天人感应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反映了( )
A.汉宣帝放弃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
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 |
C.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 |
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 |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 )
A.大一统思想 | B.天人感应思想 |
C.君权神授思想 | D.无为而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