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
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
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
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出现在我国的( )
A.西汉 | B.唐朝 | C.北宋 | D.明朝 |
从汉到唐代,封建统治者都在城市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市场交易,这说明( )
A.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 |
B.市场交易混乱需派专人管理 |
C.政府对市场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
D.政府通过市场管理防止税收流失 |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 B.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
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是明代初期对外贸易的两大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禁止民间贸易活动,另一方面,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从事官方贸易活动,如郑和七下南洋。其实质( )
A.发展海外贸易 | B.成为海上强国 |
C.巩固封建统治 | D.表明大国身份 |
晚清苏州的糖食公所公开阐明以“联络商情,亲爱同业”为宗旨。广货业唯勤公所也是以“联合团体,讲求保护自治”“开拓风气,集思广益”“振兴商业,保全捐数”为宗旨和目的。这些现象反映出近代行会的作用之一是( )
A.维持商业制度和封建秩序 |
B.联合同业,共同发展 |
C.推动国家经济振兴和发展 |
D.维护行业的垄断利益 |
南宋杭州富阳县“重于粪桑,轻于壅田”,称“备田不耕,一枝桑必争护”。粮食生产“仅支半岁,半岁所食,悉仰商贩”。由此可知( )
A.南宋杭州不适于农业生产 |
B.土地集中导致缺粮问题 |
C.当地的市场意识相对浓厚 |
D.工商业阻碍种植业发展 |
下表是明朝万历(1573—1620)年间湖州所属一州六县的商业市镇分布情况。
县 名 |
镇 名 |
乌 程 |
乌镇 南浔 菁山 妙西 |
归 安 |
菱湖 埭溪 练市 双林 |
安 吉 |
马家渎 递铺 梅溪 |
长 兴 |
四安 和平 合溪 水口 阜塘 |
德 清 |
塘栖 新市 |
武 康 |
三桥埠 上柏埠 |
孝 丰 |
若干 |
下列各项中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A.湖州所属州县基本上都出现了商业市镇,自然经济日趋瓦解
B.商业市镇的出现是湖州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从表格中看,湖州所属州县的市镇在地区分布上较为平衡
D.湖州的市镇经济比其它地区发达,
飞钱又称“便钱”,既不会“飞”,也不是“钱”。元和七年,唐宪宗下令,飞钱业务由朝廷的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统一经营,收取手续费10%,即每贯(一贯一千文)付费一百文。由材料可知,飞钱( )
A.可以免去商人诸多的麻烦与劳顿 |
B.可以保障商人钱财的安全﹑稳妥 |
C.可以减少商人长途携带货币的忧虑 |
D.可以适当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
唐代在两京及州县以上地方置“市”,设“市令”、“丞”,到宋代发展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县置“税务”来管理市场。上述变化反映出宋代政府( )
A.不再直接监管市场交易 |
B.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
C.摒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
D.通过征税来直接监管市场 |
《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买)”的记载,1975年岐山董家村裘卫诸器出土后,人们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解释其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这一变化( )
A.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 |
B.质疑《礼记·王制》的真伪 |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价值 |
D.重估宗法分封制的内涵 |
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
C.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D.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
A.海禁加剧了寇患 | B.应当废除海禁政策 |
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 D.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