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 B.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 |
C.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 | D.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
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这样一条规定:“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清朝后期形成捐纳(买官)制度,买官成为商人进入仕途和升迁的途径。这种现象反映出宋代以后中国社会( )
A.科举制度已经遭到破坏 |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C.重商观念成为主流思潮 |
D.科举考试逐渐失去吸引力 |
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 )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
年商税额 |
年代 |
年商税额 |
995~998年 |
400万贯 |
1064~1068年 |
846万贯 |
1004~1008年 |
450万贯 |
1077年 |
879万贯 |
1058年 |
700万贯 |
|
|
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 ②抑商政策被废弃
③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④商业经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甲 |
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 |
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 |
乙 |
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越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 |
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 |
丙 |
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 |
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 |
丁 |
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 |
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分工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城郭之民,类多工商” |
B.城市与乡村为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
C.城市商业功能从属于其政治功能 |
D.“市”成为城市活动的中心 |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
B.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
C.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
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 )
①反映了商品经济繁荣
②说明国家财政困难
③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
④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乾隆年间,太湖地区出产的“湖丝”经由商人之手大量出口,致使国内市场丝价日趋昂贵。于是,乾隆帝谕旨:“申明限制(出口),俾裕官民织衽”。后在商民呼吁之下,朝廷宣布废除上述规定。上述现象反映了
A.清政府顺应民意实行了短暂的开放 |
B.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经济侵略 |
C.清政府限制湖丝出口保护国内市场 |
D.商贸活跃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
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
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
以中介为主的牙行,发展到清代变得更加细化,这其中就有一种在沿海地区产生,在交易双方中起担保责任,保证商品交易顺利完成的牙行,一般称为“保税”,或者“保载行”,堪称清代的“保险公司”。这说明( )
A.清代的商品经济异常发达 |
B.清代的服务行业得到发展 |
C.清代彻底废止了海禁政策 |
D.清代的中外贸易更趋频繁 |
《清盐法志》称:“盐商夙号殷富,而两淮尤甲天下。当乾隆盛时,凡有大工大役,靡不输将巨款……加以水旱天灾,何岁藐有,几无己时,而商力亦告疲矣。”由此可见乾隆时期( )
A.捐输活动对商业资本的摧残较大 |
B.商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
C.商业活动的发展决定于天灾人祸 |
D.国家繁盛反而拖累商业经济 |
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时间 |
农业税 |
非农业税 |
997年 |
2408.1 |
1567.7 |
1021年 |
2641.3 |
3874.0 |
1077年 |
2021.3 |
5117.2 |
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
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
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琳宅和曹义宅。长安东市也有私人住宅。这反映出唐朝( )
A.市出现商住复合功能 | B.市的娱乐功能不断加强 |
C.政府加强对市的监管 | D.城市布局强调天人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