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长兴县志记载:“宋罢镇将,置巡检寨,元、明因之,本(清)朝因之。顾商贸之辏辐而繁,而巡检之额设较省。无他,生逢盛治,巷列千所,夜户不闭,罗店百族,道不拾遗也。”这表明( )
A.城镇商业功能增强 | B.新的经济因素出现 |
C.百姓生活习俗改变 | D.朝廷军事力量削弱 |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从中得出的信息最确切的是( )
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
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
C.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时间限制 |
D.江南经济的繁荣 |
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余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这是由于( )
A.宋朝人口迅速增长 | B.宋朝统一全国 |
C.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 D.小农经济的发展 |
《后汉书•王符传》:“举俗舍本农,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游食者众。”面对此情况,统治者应该采取( )
A.闭关锁国政策 | B.重农抑商政策 |
C.中央集权制度 | D.郡国并行制度 |
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 B.物流通畅的草市 |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 D.工官监管的夜市 |
北宋词人裴湘在《浪淘沙·汴州》中写道: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这一描写反映出北宋开封
A.商贸繁荣,娱乐活动众多 |
B.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都市 |
C.已经打破市、坊之间的界限 |
D.成为中外经济交流的枢纽城市 |
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
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 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一种无法远航的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此规定是为了( )
A.严禁商人下海贸易 | B.限制沿海对外贸易 |
C.减轻百姓造船负担 | D.规范船只制作标准 |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工商皆本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③④ |
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分析符合材料的是( )
①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②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③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 ④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 B.商品经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
C.金属冶铸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 | D.经济发展不平衡 |
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是明代初期对外贸易的两大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禁止民间贸易活动,另一方面,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从事官方贸易活动,如郑和七下南洋。其实质( )
A.发展海外贸易 | B.成为海上强国 |
C.巩固封建统治 | D.表明大国身份 |
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 B.商品经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
C.金属冶铸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 | D.经济发展不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