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随着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播放,被历史学家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在康熙帝执政(1661年~1722年)的同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年~1715年)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请据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康熙和路易十四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同点。
(2)概括康熙和路易十四在经济政策、对外政策方面的差异及对本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3)17、18世纪东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有何不同?这一趋势在中法两国各有什么表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用写实主义手法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8分)

(1)依据图中所绘,请你描述北宋交通的情况。(4分)
(2)结合所学的知识,叙述北宋东京的城市功能。(2分)
(3)北宋汴京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方兴未艾,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从一个角度反映着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概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西汉长安城平面图及北宋东京城布局图及城市景观

材料二:《宋史河渠志》记载:“唯汴水横亘(东京城)……,首承大河(今黄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1)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西汉长安与北宋东京在城市功能上的共同特征。(2分)
(2)对照西汉长安城平面图,说明北宋东京城的重大变化。(3分)
(3)产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君臣衣着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治以重罪。”
材料二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粱冠,赤罗衣,……凡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
材料三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君和臣衣着存在两重性,即等级性与场合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2)从材料一、二、三,可得出明朝的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的什么信息?
(3)结合材料全面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明朝的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不同的现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归纳其主要特征。明朝时商品经济又有伺新发展?清朝前期商品经济为什么未能取代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武皇帝愠(怒恨)数世之失权,忿(气愤)强臣(臣下)之窃命(窃取权力),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材料二:(隋文帝)设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尚书省“事无不总”,地位高,权力大,但其长官为正二品,副长官为从二品。与尚书鼎足而三的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均属正三品。
材料三:明太祖时期,左丞相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门。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借有人告发胡惟庸“谋逆”,将其处死,并罢中书省,升六部尚书为正二品,直接对皇帝负责。定制不置丞相,“后嗣君不得议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请者,阗之重典”。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请完成:
(1)据材料一,东汉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唐朝发展了隋朝的制度,在中央实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什么现象?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5)从汉到清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的变化中,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来源: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2009届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累迁扬片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挺身而出。
――《旧唐书》卷
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
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
请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来源:古代中国的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1987年8月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的一艘古代沉船,被我国考古人员命名为“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厚的淤泥所覆盖,船头朝向西南240度,船体保存依旧完好,整艘沉船没有翻、侧,而是端坐海底,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据初步推算,“南海一号”是尖头船,长度为26米以上,宽度10余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按照这条船的载货量计算,文物总数将达到六万件到八万件。
目前,从“南海一号”打捞出水的文物,大多数是瓷器,有瓶、碗、盘、碟……分别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品种超过30种。起获的文物还有:船上用麻石制的长方形条板的“锚’’;一些古船身上的碎木块,其材质大部分是马尾松木;一条近2米长的鎏金腰带;一只硕大的金戒指;一只鎏金龙纹手镯:两具眼镜蛇遗骨:在“南海I号“沉船点发现的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古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最近的是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还发现了铜镜、朱砂、胭脂盒等。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南海一号”考古面临的—个问题是“它是否是中国制造的船只”。在上述那些已出水文物中,可以直接用来考证这一问题的是什么?
(2)假如“南海一号”是我国宋元时期的沉船。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一下,我们将会从它那现已密封的船舱中,找到哪些种类的瓷器? 
(3)假如“南海一号”是我国宋元时期的远洋货船。为了那一次远航,“南海一号”在沉没之前可能到过当时中国的哪几个港口?它又将驶向哪些地方?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进行推测并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过渡,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宋代李靓说:“民之大命,谷来也;国之所宝,租税也。”
材料二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税额:万两)灰色指标(农业税)白色指标(工商杂税)黑色指标(税收总额)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观点?
(2)依据图13出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各呈现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
(3)上述图文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货币是社会流通领域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读图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秦统一六国货币             图二 中国古代的纸币

图三 欧元
(1)结合历史背景概括指出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图二所示的中国古代纸币最早产生于何时?它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重大意义?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图三  2002年1月1日,是3亿欧洲人值得纪念的历史性日子。从那天起,不管他们讲德语、法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从口袋里掏出来的都是同一种货币──欧元现钞。
(3)欧元的出现对欧洲历史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4)欧元诞生前,世界货币发展史上英镑与美元都曾主宰过世界流通。简述“二战”前后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情况及其演变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


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人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编》
图3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回答:(1)说明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
(2)从图2、3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完成下列问题。
唐朝沿用了隋朝开辟的大运河。唐高祖、唐太宗在位期间,每年从外地通过运河输送到长安的粮食约20万石,唐玄宗天宝年间增加到250万石。安史之乱后,唐朝还能再延续150多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靠运河转运的东南财赋支持。大运河把长安、洛阳、涿郡、江都(扬州)、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系起来。杭州在中唐以后日益繁华,"万商所聚,百货所殖,……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
结合材料概括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来源: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计、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净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中》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题